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成都市成华区和谐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并翻译古诗。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词填空。
( 1 )威严 严肃

①就在这时,船长________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

②李老师态度________地批评了小明。

( 2 )违背 违抗

①没有一个人________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②学生不能有________学生守则的行为。

( 3 )竟然 偶然 依然

在一个________机会里,我________在黄山又碰到了二十前小学教我的刘老师,他年过半百身体________那么强健。

( 4 )只要……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哈尔威特长________葬身大海,________他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因为________勇于为人民做出牺牲的,他________能得到人们永久的怀念。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及 A.推及 B.赶上 C.比得上

愚不可及______ 望尘莫及______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惊讶:______。

②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多姿多彩:______。

比一比,再组词。

柱 ______

驻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给词语搭配连线。

范围 亮光 透出 光彩

负着 上升 躲进 红霞

使劲 重担 出现 云里

发出 扩大 有了 重围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1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①从词语“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________时的景色。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②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蜻蜒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 2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①将句中描写的景物写出来___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__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②诗人范成大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特点是(________)。

A.热情豪放 B.清新自然

C.伤感细腻 D.雄浑壮阔

③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它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我知道的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纳米机器人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所谓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此微小的单位,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甚至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都不能看见它!拿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拿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

纳米技术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有了纳米技术,人类制造任何一件物品的最原始材料只有一种—原子!通过排列原子制造出机器人、电视、房子、高层建筑……

当你早晨一觉醒来时,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组成的纱窗会根据你的需要自动送人新鲜的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你不小心把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杯子却像有弹性一样蹦了起来;又重又厚的电视机已经不存在了,它们是直接印到墙壁上的由神奇的纳米发光材料制造的电视;你使用的计算机已经精确到原子水平,因为样机的电路、存储器等都是用纳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当然,机器人也是纳米级的;你所居住的地球周围的太空神乖数的纳米卫星包围着,因为一次卫星发射可似将数百万领徽小的卫星送人太空……

当这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最好的。

( 1 )围绕以下内容,提取信息,制作读书卡片。

①纳米:________

②纳米技术:________

③纳米机器人:________

( 2 )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等说明方法。
( 3 )在文中找出说明纳米是“极小的”又是“神奇的”内容。
( 4 )纳米技术的应用价值在想象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有人说这毕竟是想象,不是现实,那这种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在科学探索中想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题目: 真好

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别忘了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或者心理进行细致描写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遗失的温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