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背背写写。 ( 1 )孤帆远形碧空尽,________。 ( 2 )两岸青山________,孤帆一片________。 ( 3 )________,不知其可也。 |
1、[查看原题] 填上合适的词语,使每个句子更加具体 ①一群群鱼儿,在______地跳跃。 ②两岸满是______的野花。 |
2、[查看原题]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高______重 ______深长 左______右______ 自______自______ 张______李______ 失声______ |
3、[查看原题] 读拼音,写词语。 晚上,每当孩子们忘不了月光下的hé tān______时,他们便从zhàng zi______里伸出头来。从这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孩子们想象到那也许是biān fú______,也许是夜莺,也许是bà qì______十足的māo tóu yīng______。 |
4、[查看原题]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生气________ ________养不周 局________不安 ________怨________诉 从容不________ 一丝不________ ( 2 )“生气__△__”是ABCC式结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 3 )“__△__怨__△__诉”的词语是ABAC式结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1 )将古诗补充完整。.①绩麻:________②供:________
( 3 )诗中的人物在干什么?用“√”选出。A.耘田()B.绩麻()C.在树下休息()D.学种瓜()
( 4 )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用“√”选出。A.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繁忙生活。()
B.孩童学习种瓜的情景。()
C.大人忙忙碌碌种地,小孩玩耍的场面。()
( 5 )古诗后两句体现出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大器之才
卡菲瑞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馆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位置的图书放回原处。小男孩问( )像是当侦探吗( )我回答( )那当然( )接着( )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 )不一会儿( )他已找出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转校却担心,“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已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将来一定成大器。 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选自《励志中国
智慧锦囊全集》万卷出版公司)
聪颖—________ 请求—________ 坚定—________
( 2 )给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中填上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