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东莞市万江艺林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抄写诗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在横线上选择合适的数量词(不重复使用)。

一笔 一群 一个 一些 一顿

______饭

______钱财

______活儿

______寒冷的冬天

______逃难的人


在括号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 1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________(震惊 震撼)和________(鼓弄 鼓舞)着人们。
( 2 )数百年来,坚定而________(执着 固执)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
( 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________(打开 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看拼音写词语





hé shì

hūn àn

guān shǎng

kǒng xì

míng y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dù juān

é jiǎo

jǐ shǐ

shén qí

xiù l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辨字组词。

蔬______ 吨______ 碳______ 辟______

疏______ 钝______ 炭______ 僻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

屈原 《春晓》

杜甫 《陋室铭》

刘禹锡 《春望》

孟浩然 《离骚》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 2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 3 )“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
( 4 )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 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 “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 “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 5 )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登黄山记(节选)

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提起此松,真是大大地有名。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 1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
( 2 )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 3 )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 4 )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这句话的意思。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忠诚的黄狗,高傲的白鹅,尽职的母鸡……在作者笔下,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你一定也想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吧,那么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来写写,可以从多角度入手。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回忆不该拥有的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