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长沙市浏阳河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根据课文《江畔独步寻花》内容填空

黄四娘家花满蹊, ______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看拼音,写词语。





jūn yún

dài màn

ān wèi

biān yuán

tán xiào fēnɡ shēn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sì nüè

fàn làn

zhān yǎnɡ

lián xī

xún ɡuī dǎo jǔ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品读句子,填空。

①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②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③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三个句子中______句是比喻句,是把______比作______。

我也会写比喻句:______。

看拼音,写词语。

ào mén

xiāng gǎng

lǔ qù

______

______

______

zhī gāo

kū qì

huáng b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比一比,组词语。

境______

种______

旋______

疑______

镜______

钟______

族______

凝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文字描述判断恐龙,再连线。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苏俄]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大河银星万点,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小溪银波微漾。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 1 )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2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 3 )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 4 )读了这首诗,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诗或诗句?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白公鹅(节选)

[俄]叶·诺索夫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lián yī),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 1 )选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 )。

A.作者对白公鹅的厌恶之情

B.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C.白公鹅装腔作势

( 2 )最能表现白公鹅走路特点的词语是( )。
A: 大模大样
B: 昂首挺胸
C: 慢条斯理
( 3 )选文中的白公鹅做了哪些事?( )。

①占地盘 ②赶走猎人 ③招呼人类 ④洗澡呼唤 ⑤与鹅群厮打 ⑥咽鱼饵

( 4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耀武扬威”是一个贬义词,请联系上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①绿树成荫
②鲜花遍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结,解不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