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长沙市望城县含浦镇联丰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按要求填写古诗句。
( 1 )同样是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杜牧在《江南春》中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而程颢在《春日偶成》中则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
( 2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任选一种写一句诗)

A.庐山 B.小草 C.荷叶 D.春雨

________,________

( 3 )古诗中的儿童天真可爱,《小儿垂钓》中“ ________, ________。“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描写儿童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词填空。
( 1 )柔嫩 柔软

一只小苍蝇展开________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孩子们赤着脚,在________的沙滩上玩耍。

( 2 )展现 展示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________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走进科技馆,________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只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 1 )没有一个人敢违抗他的命令。________
( 2 )哪里有可悲的利己主义者,哪里就有悲壮的舍己救人。________
( 3 )他用尽全身的力量,更加顽强地向前爬。________
补写词语。

改天______地 傲然______立 明亮______目

______然一震 神气十______ ______细雨

照样子,用直线把词语连接起来。

灿烂的______ 奔跑 巍峨的______ 大道

精彩的______ 跟着 陡峭的______ 高山

快速地______ 阳光 平坦的______ 山崖

紧紧地______ 节目 宽敞的______ 教室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将下列诗人与雅称连起来。

诗仙 李贺

诗圣 李白

诗杰 杜甫

诗佛 王勃

诗鬼 王维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尝试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 1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2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骡子和铃铛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铃铛儿制作精巧,响声清脆,骡子每走动一步,铃铛便发出“叮当”的声响,比鸟儿唱歌还悦耳动听。


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白菜、韭菜一畦畦,鲜嫩又可口,骡子好不欢畅,它低头啃个不停。“叮当叮当”,一串串尖利的急响,钻进了主人的耳中。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挥动竹枝赶到菜园,一边抽打着骡子的屁股,一边斥责道:“混账东西,你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要不是铃铛叫我来,菜地准被你糟蹋完。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


骡子疼得直叫唤,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园,“叮当叮当”,铃铛的响声,伴着骡子远远地到了山脚下。


没多久,骡子拉着一车货,长途跑路,傍晚时返回了村里。“叮当,叮当”,一阵脆响,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嗬,好一头结实顶用的骡子,拖这么多货物跑了一天,还那么精神抖擞的。听,配上这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多有气魄!”


“叮当,叮当。”铃铛儿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像是说:“对的,对的,骡子了不起!”


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望见了菜园,不禁感到一阵阵隐痛,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道:“你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为什么________出卖我,________又吹捧我?”

“叮当,请你听清,”铃铛含笑地解释道,“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警告,为的是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干得对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

( 1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 2 )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心中充满欢喜的情绪意愿。________

②按道理应当这样。________

( 3 )铃铛响了两次,骡子认为它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自己,铃铛认为自己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骡子。
( 4 )联系文章想一想:骡子和铃铛能称为好朋友吗?说说理由。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①绿树成荫
②鲜花遍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守候、悻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