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深圳市坪山汤坑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补写名句

①己所不欲,______。《论语·颜渊》

②______,非一日之功。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按课文内容填空。

“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句话,描绘了一幅______的景象,这两句写景的句子突出了______。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火焰 ______的生活

______的铁链 ______的夜晚

你知道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请选择答案

A. 比喻句 B. 拟人句 C. 排比句

①有的住在岩层里,有的住在湖泊里,有的住在大海中……______

②炎热的夏天,大地龟裂,花草和庄稼都打不起精神。______

③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______

看拼音,写词语

cū zhuànɡ

chóu mì

bān jiā

chónɡ jìnɡ

zhān yǎn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nián línɡ

fán yǎn hòu dài

pénɡ pénɡ bó bó

zhī kū yè luò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

千里马 比喻声音动听的人

老黄牛 指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

百灵鸟 比喻有才干的人才

领头羊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小蜜蜂 比喻勤劳能干的人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 1 )诗中的“你们”指________,“我”指________。

( 2 )诗的第二小节用________句式写出了太阳所给予人们的美好事物,这些都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其中________可以滋润万物,________和________能使人神清气爽,________能让人感受到光明,________可以为人驱除寒冷。

( 3 )写出诗中的比喻句。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
B: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是祈使句,要读出命令的语气。
C: 作者写这首诗,其实是借太阳之口,表达热爱光明、追求新生活的心声。
( 5 )从“月亮、风儿、小鸟”中选一 个,以它的语气仿照第四小节写几句。

让你们的心像________

打开它们的________

让我把________,把________,把________

________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向植物取经

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草,它的叶子是按螺旋状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排列形状,谩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这样,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光,从而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

高山上的云杉长年累月都经受着狂风的袭击,树干的底部变得又粗又大,整个树干成了圆锥形。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地挺立在山顶之上。人们模仿云杉建立的广播电视塔,即使遭到强台风的袭击,也不会有倒塌的危险。

( 1 )本篇短文写的是人们向________和________取经。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________ 温暖——________

危险——________ 充足——________

( 3 )人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排列形状设计建造了________,这样,________;人们模仿云杉建立了________,这样,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写作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到了……

请你根据提供的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要求语句通顺、连贯,书写工整。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谁为谁づ惆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