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长沙市五星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填一填。

①常说嘴里顺,______。
②见人说人话,______。
 ③   大人不记小人过,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划线的词语的意思。

①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胆大妄为:______。

②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违背:______。

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弋 戈

______壁 巡______ 游______ 倒______

幻 幼

______想 梦______ ______儿 ______小

搅 扰

______乱 打______ ______动 ______浑

阴 茵

树______ 绿______


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有________趣 ________气________足 闪闪________ ________高________阔

甜甜________ ________雾________烟 ________和谐 ________人静

( 2 )我的卡尔在场上显得________,威风凛凛。
( 3 )卓别林说的话________,给人一种幽默感。
( 4 )空旷的田野温凉无暑,________,给游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多音字组词。

剥bō______bāo______ 藉jí______ jiè______

和hé______ hè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读一读。

凶猛的 马门溪龙 粗壮的 羽毛

迟钝的 霸王龙 崭新的 后腿

轻灵的 孔雀 美丽的 天地

五彩的 鸽子 敏捷的 动作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

【唐】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默写古诗。

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_______。

( 2 )“和”在诗中的意思是( )
A: 平和,和缓
B: 和谐,和睦
( 3 )“青螺”在诗中指的是( )
A: 一种田螺
B: 君山
( 4 )诗人描写的是洞庭湖上________(时间)的美丽景色。
( 5 )诗人是站在________(填“远”或“近”)处来欣赏洞庭湖夜景的,从“__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仁慈天使

南丁格尔出生在一个英国很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从不把玩坏了的布娃娃丢掉,而是把布娃娃折断的手或脚重新缝好,细心地加以照料。长大后的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一名护士,热心地照顾、帮助病人。

后来,英国和别的国家爆发了一场战争,大批伤员在战地医院里死去,因为战地医院仅仅是一座座肮脏易感染的帐篷。南丁格尔来了,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不允许细菌滋生。

她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她为他们唱歌、读圣经……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每个夜晚,她都提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去巡视,慰问和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伤员们都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逝世,享年90岁。南丁格尔终身未嫁,她的一生为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1912年。国际护士会倡议定于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 1 )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提 ① tí ② dī

提供________ 提防________ 提醒________

扎 ① zā ② zhā ③zhá

扎裤脚________ 挣扎________扎手________ 驻扎________一扎干草________

( 2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颗________的心 一座________的帐篷 一位________的天使

( 3 )伤员们为什么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诗人们用诗歌表达出自己情感的方式。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渴望幸福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