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
|
|
|
|
|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换偏旁变新字 浑---______ ______ 撤---______ ______ 垭---______ ______ 诱---______ ______ |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扑闪 闪动 闪烁 ①她的眼中______着晶莹的泪花。 ②蝴蝶______着翅膀飞走了。 ③晴朗的夜空中,群星______。 |
在“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中,“一个道德难题”是指______。
|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鸡冠 ______( ɡuàn guān)花 朴素 ______(sù shù) 率 ______(shuài lǜ)领 例 ______(lì nì)如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诗句与作者,并将作者的朝代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月黑雁飞高 飞雪迎春到 罗隐 众鸟高飞尽 单于夜遁逃 王昌龄 风雨送春归 孤云独去闲 卢纶 黄师塔前江水东 平明送客楚山孤 李白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杜甫 寒雨连江夜入吴 春光懒困倚微风 毛泽东 |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1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4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读短文,完成练习。
要学会独立思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勤于思考的学习能力。他晚年住在美国时,经常喜欢检查来他家玩的邻居小姑娘的功课和作业。有一次,孩子拉着他的手亲昵地问:“爱因斯坦爷爷,这道题怎么做?”爱因斯坦和蔼地说:“孩子,要学会思考,不要(
)碰到困难( )向别人伸手。”有时,爱因斯坦对小女孩稍加启发地说:“我给你指个方向,不过,答案还得用你的头脑去找!”
原来,爱因斯坦自己在少年时代就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他在14岁时,就自学几何和微积分。他像一只贪婪的饿狼一心扑在知识的海洋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在自学中他一旦遇到困难,总是细心琢磨,反复思考,直到实在算不出来时才向别人请教。“给我指个方向吧!”但是不等人家开口,他就提出要求说:“不要把答案全部告诉我,留着让我思考!”后来他成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当人们赞誉他对人类科学作出巨大贡献时,爱因斯坦笑着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 1 )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 2 )爱因斯坦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 3 )阅读划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粗的词语。然后仿造这个句子把下面一句话写具体。
她唱的歌可好听啦。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在你的心中一定有自己敬佩的人,这个人也许是名人,也许是英雄,也许是普通人,或许是自己。请以《我敬佩的人》为题目,抓住一两件事来描写,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不少于350字。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答案
1、 | 【第1空】怕得鱼惊不应人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答案
1、 | 【第1空】挥 【第2空】指挥 【第3空】澈 【第4空】清澈 【第5空】哑 【第6空】哑巴 【第7空】绣 【第8空】刺绣
 |
2、 | 【第1空】闪动 【第2空】扑闪 【第3空】闪烁
 |
3、 | 【第1空】是否把车还给库伯
 |
4、 | 【第1空】ɡuàn 【第2空】sù 【第3空】lǜ 【第4空】lì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答案
1、 |
 |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答案
( 1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 2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 3 )
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 4 )赞成“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理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十万八千里。赞成“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答案
( 1 )一;就
( 2 )因为他学习知识时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 3 )她唱的歌可好听啦,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动听。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没有你的我就像折翼的天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