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温州市蒲州育英学校小学部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1、

读古诗《暮江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1、

给句中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语。

若是______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2、

把下列词语中写错的字改过来。

区寒温暖______ 气极败坏______ 违炕命令______

绕恕罪过______ 严厉承罚______ 心很手毒______

3、写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 1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 混乱)________一片。
( 2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制造 创造)________了美丽的世界。
( 3 )人类用火来(驱除 驱赶)________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 4 )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究 终于)________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4、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力。______

②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______

③可以称得上楷模,榜样。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1、想一想,连一连。

轻 吸 上升 活泼

清 重 严肃 下降

呼 浊 巨大 微小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古诗词阅读。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意):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村子四周环绕着绿树,村外青山横斜。打开窗户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畅饮,谈论着庄稼的生长情况。等到重阳节登高的那一天,我还要来与朋友观赏菊花。

( 1 )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邀我至田家 邀:邀请。
B: 开轩面场圃 场圃:菜园。
C: 把酒话桑麻 把:将、用。
D: 待到重阳日 重阳日:第二天。
( 2 )重阳节是农历________,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插茱萸、赏菊花等活动。
( 3 )诗人朋友所居村子的周边是________,村外是________。朋友邀诗人至家中做客,朋友在家中准备了________和________。诗人受到朋友的款待,并希望“________,________”。(用诗中词句填空)
( 4 )下列诗句中描写重阳节的是( )。
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B: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C: 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芬菲。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睡姿百态

①动物休息或睡觉的姿势,千姿百态。

②江河湖海里的鱼儿要睡觉。金鱼缸里的金鱼,无论在游动或者静止的时候,总是睁大着眼睛,好像它们从来不睡觉似的。其实,鱼因为大多数没有眼睑,没法闭上眼睛睡觉。

③蛇有透明而连续的眼睑,是睁着眼睡觉的。乌龟也要睡觉,当它匍匐不动时,也就进入了梦乡。

④蝙蝠的睡眠很怪 后肢钩住屋檐 身体倒挂 头朝下面睡觉 这种睡法比躺着睡更好 一遇敌害来侵犯 就能迅速地鼓翼起飞,又快又安全。

⑤猩猩的睡态同人相似。野生的猩猩平时在树枝搭成的窝上睡,动物园猩猩靠墙睡,头下垂到靠近膝盖。猴子睡不香甜,一有声音立即醒来。

⑥动物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松弛下来,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使疲劳渐渐消除。

( 1 )“睡”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部。
(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马上—________ 无法—________

( 3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缓慢—________ 危险—________

( 4 )短文中写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的睡态。
( 5 )第4自然段中缺标点的语句,加上标点符号。
( 6 )睡眠对动物的作用: 可以使全身的肌肉________下来,________循环________ 和________等器官的工作节奏________,使疲劳渐渐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习作。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有帮助过别人的经历吗?如果有,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帮助他人的?你们之间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写一写吧,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捷报频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