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1、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明明能无师自通,或者一点就透,而亮亮却一窍不通。明明因此很看不起亮亮。请你写出一句格言、警句、俗语或诗句来告诫明明。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1、选词填空补全句子。
( 1 )掩护 保护

①我们要________小动物。

②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________着小麻雀。

( 2 )搏斗 战斗

①老麻雀不顾自己安危。誓与猎狗作生死________。

②一场激烈的________打响了。

2、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臂______膀(bì bèi) 搜______索(shōu sōu)

落______枕(lào luò) 统______一(chōng tǒng)

3、选词填空。
( 1 )秘密 奥秘

①宇宙间充满了________,有待于人类去探索。

②她向我发誓不把我的________告诉任何人。

( 2 )敏锐 敏捷

①他年纪更老了,然而他的头脑变得更加________了。

②哥哥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________的猴子的一样,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

4、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 1 )________不给河神送去漂亮姑娘,________会发大水。
( 2 )________姑娘太丑,________不能送给河神。
( 3 )河里涨水,溢出河堤,冲毁庄稼、房屋,是________河道阻塞。
( 4 )________大家齐心协力疏通河道,问题________能解决了。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1、下列词语用线连接起来
改善______ A、方法
改进______ B、章程
修改______ C、制度
改革______ D、生活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重点段落品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1 )比喻句是:________。
( 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 ________。
( 3 )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________;一幅是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吃刁横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我对它说:“就你贪_____tān niàn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找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吃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_____dǔn dùn。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_____zhuǎ zhǎo子“刷、刷”地在地上扒_____bā pá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_____chìcì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它的羽毛竖了起来,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象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 1 )给短文加个题目。

(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________。

酷爱:________。

( 3 )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贪________tān niàn吃 打盹________dǔn dùn 爪________zhuǎ zhǎo子

扒________bā pá 坑 翅________chì cì膀

( 4 )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 5 )短文表达了我________之情。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习作表达。

题目:一次 的游戏

童年时你一定玩过很多游戏吧?请你选一次游戏,把过程写清楚。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用上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休止的贪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