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按原文填空 ( 1 )________,头高数丈触山回。 ( 2 )________,复照青苔上。 ( 3 )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 ( 4 )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 5 )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 6 )为学患无疑,________。——宋陆《九湘》 ( 7 )博学之,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笃行之。——《礼记》 ( 8 )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汉王充 ( 9 )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唐韩愈 |
1、 | 查字典填空。 我们要查“逐”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序______。 “逐”字在字典里的解释:①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②追赶。文中的“逐渐”中的“逐”应该选第______种解释。 |
2、 | 读《普罗米修斯盗火》,填空 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______锁在高加索山的______上,让他经受______的折磨。就是这样,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______。可是,每当鹫鹰啄食以后,普罗米修斯的______又会奇迹般地______。 |
3、 | 选择关联词填空。 A.因为 B.不论……总是…… C.虽然……但是…… D.如果……就…… E.因为……所以…… ①______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______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②______我以前讨厌母鸡,______,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爱那孵出一群小鸡雏的母鸡。 ③它伟大,______它是鸡母亲。 ④______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______召唤儿女们吃。 |
4、 | 积累。 ( 1 )写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互不服输,让诗人难以下笔评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 )故为精卫,________,________。 ( 3 )当我走在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行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这时我不由得吟起王维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 4 )在苏轼《题西林壁》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5 )奶奶说现在己是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添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这让我想起了谚语________,________。 |
1、 | 连线题,为下列动物找家。 塘 窝 厩 棚 圈 狗 鱼 猪 马 牛 |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1 )这首诗写于1938年,“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中的“暴风雨“打击"比喻(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蝙(biān
biǎn)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bǔ pǔ)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bì pì)
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ruì yuè),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 1 )给文中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灵巧________ 敏锐________ 启示________
( 3 )照样子写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横七竖八:________
( 4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一________试验 一________屋子 一________铃铛
一________钟头 一________绳子 一________问题
( 5 )科学家做了次试验,目的是弄清楚________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是:________。
题目:一件烦心事
提示:最近哪件事让你烦心?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按着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