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重庆南坪实验小学康德校区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1、日积月累。
( 1 )________,把扇丢。
( 2 )—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
( 3 )八月暖,________,十月还有________。
( 4 )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___。
( 5 )________,秋霜早。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1、

读课文《长城》,把句子补充完整。

无数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______。

2、根据课文意思,写出词语。

①高耸地直立着。______

②形容隐隐约约,不很清楚。______

③形容聚集的人极多。______

3、

比一比,再组词。

誉______ 博______ 征______

兴______ 搏______ 证______

4、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落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1、

连线

鲜花______ A 、呼啸

树叶______ B 、凋谢

冰雪______ C、飘落

北风______ D、覆盖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课文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把诗句填写完整。
( 2 )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 4 )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阅读理解。

黄帝的传说

①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诸侯都想拥戴他当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

②黄帝生性爱民,不想继续战争,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若我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③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他心中焦虑不安。为了振奋军心,黄帝派人去东海的流波山捉来一只叫“夔(kuí)”的怪兽,把它的皮剥下来做了鼓面。然后,黄帝又派人将雷泽湾中的怪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了鼓槌。另外,黄帝还准备了八十面上等的牛皮鼓。再次与蚩尤作战时,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夔”皮鼓和八十面牛皮鼓一起响了起来,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兵勇气倍增,蚩尤的兵丧魂失魄,最终蚩尤大败而逃。

④蚩尤平时把铁块石头当饭吃,头跟铜铸的一样硬。他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于是,黄帝命人把“夔”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黄帝给蚩尤戴上枷锁,杀了他,然后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蚩尤死了以后,他身上的枷锁被抛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每一片枫叶上,都有蚩尤枷锁上的斑斑血迹。

⑤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 1 )这个故事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帝不想继续战争,一直想劝蚩尤休战是因为蚩尤非常勇猛,黄帝怕打不过他
B: 黄帝最后用“夔”皮鼓制伏了蚩尤,“夔”是雷泽湾中的怪兽
C: 诸侯都尊奉黄帝为天子是因为他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
D: 看到“铜头铁额”这个词语,就能想到蚩尤
(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可以体会到黄帝具有________的品质。
( 4 )说说这个故事的神奇之处。(不少于两点)
( 5 )结合短文的内容,给这个故事再起一个名字: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习作展示厅。

我们家里都有许多相片,一些相片还会有一些故事。就请大家选一张,写一写相片里的故事吧。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疼不在乎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