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山东省实验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1、

读古诗《暮江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1、读《老师,您好!》,回答问题:
诗句中把教师比作______和______,把学生比作______,“春晖”、“朝霞”指______ ______。
2、按意思写词语。

①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______

②彼此很好地相处。______

③形容孤单,没有伴侣。______

④指年龄已经超过了70岁。______

⑤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zhú jiàn

kuān chǎng

hén jì

yǐn bì

jūn yú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chóng dié

chù jiǎo

xiū xiǎng

róu ruò

qīng xié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

给下面的字注音。

赤______红 竹竿______

抛______弃 滑______冰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1、巧妙连一连。

美好的 世界 创造 生活

神秘的 发现 改善 奇迹

美丽的 变化 寄托 技术

巨大的 生活 利用 愿望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节选)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 1 )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谁)去________(哪里)游玩时的情形。
( 2 )诗的第一、二句是________(写景 叙事),第三、四句是________(写景 叙事)。
( 3 )诗的前两句体现了山西村的村民
A: 助人为乐
B: 热情好客
C: 体贴细心
D: 无私奉献
( 4 )结合注释,写一写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这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

A.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我们就能迎来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明天。

B.面对困难时要懂得变通,一种方法解决不了就再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解决。

C.看问题要全面客观,否则就容易陷入困境,寸步难行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课外阅读。

难忘的一次表演

前段时间,张老师对我们说:我们星期六要参加中小学文艺汇演。听了这话,我彻夜难眠。

星期六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饭后,坐上车便出发了。我坐在车上,哼着歌儿,望着窗外的景色,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青年影剧院。

到了晚上,影剧院里灯光四射,非常漂亮。轮到我们表演了,我顿时紧张得心怦怦直跳,竟然忘记舞蹈的动作了,接着我马上改正了过来。下台时,我心里就像被钢针扎了一样难受。张老师走过来温柔地安慰我说:“小杰,你已经尽力了,跳得不错。”但我的心还是平静不下来,我后悔极了。

回到家里,我一想到这件事,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没关系。不可能做什么事都一帆风顺。但是你要记住,以后做事情要专心致志。”

真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我一定要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

( 1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________

②整夜难以入睡。________

③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________

( 2 )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我”演出前、________和________的经过。请写出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
( 3 )根据短文内容,体会“我”的心情。

A.紧张 B.后悔 C.激动、兴奋 D.难过 E.高兴 F.难受 G.决心改正错误

得知要参加表演________ 出发途中________ 上台表演时________

下台时________ 老师安慰后________ 回到家后________ 爸爸教育后________

( 4 )读完短文,说一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习作。

你游览过哪些自然景观呢?写一篇习作,可以是身边的景物,也可以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它的特点。不少于4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告别式↘结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