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 1 )空山不见人,________。 ( 2 )生当作人杰,________。 ( 3 )人非________,________无惑? ( 4 )八月暖,________,十月________。 |
1、 | 为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爬山虎的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______(pū pù)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______(kònɡ kōnɡ)隙。 ②一位华侨老人看到阔别多年的亲人,情不自禁______(jīn jìn)地落泪了。 |
2、 | 填一填。 八仙过海——______ 灯盏油干——______ 冬水田里种麦子—— ______ |
3、 | 巧手填词语,我能争第一。 暗下______ 听候______ 思念______ 身穿______ 手握______ |
4、 |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白______腾空 银花四______ 高低______落 色彩______ ______ 五彩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见底 ①我爱这______的世界。 ②在水族箱中,______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③过春节时放的烟火十分漂亮,______,令人目不暇接。 ④我最喜爱家旁的小溪,溪水______,能看见底下游动的小鱼。 |
1、 | 把有关联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亲密的 联系 创造 生活 紧密的 朋友 出现 神话 秘密的 任务 改变 奇迹 |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 1 )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指极短的时间。________
江海汇合之处。________
( 2 )“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 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葱葱茏茏________
又香又脆________
( 2 )括号中的词语用的可真好,我最喜欢________这个词语,因为它 ________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写一话:________( 3 )在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挡住 抽出 飞舞 封 积满)树木________ 新的枝条 把森林________ 得严严实实的 ________ 住了人们的视线 落叶在林间________ 。树上________ 了雪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麻雀》、《风筝》,习作例文里的《小木船》、《爬天都峰》,都在引领我们要把握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你也能在文中体现这六要素吗?让我们试试吧,题目自拟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