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1、把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这首诗补充完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1、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āo shāo)______人 (yín yíng)______诗

(xùn xùn)______色 (shū sū)______赢

2、

读《春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春联读起来______,______,如果下功夫背诵一些______,就能帮助我们感觉到其中的______,领略祖国语言的______。

3、

根据课文《搭石》内容填空。

______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______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______的事。

4、照样子再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

梨黄______

葡萄灰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1、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鸟 鱼 马 狗 猪 虎 牛

窝 圈 巢 塘 穴 厩 洞 棚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1 )《元日》的作者是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
( 2 )“元日”指的是农历________月初________。
( 3 )给文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屠苏________

A.一种酒 B.地名

②新桃________

A.果树 B.桃符,春联的前身

( 4 )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示词语:热闹喜庆)

( 5 )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________

①畅饮屠苏 ②夜晚赏月 ③开门迎日 ④更换桃符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阅读理解

美丽的规则

那是一个傍晚,我们乘着一辆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 赶往南端的菲律普岛。菲律普岛是澳大利亚著名的企鹅岛,我们要去那儿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从车子上的收音机里,我们知道这个岛上举办的摩托车赛快要结束了。司机和导游是中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显得忧心忡忡。因为根据我们的经验,车赛的观众一散场,会有成千上万辆的汽车往墨尔本方向开。因为这条路只有两条车道,我们都担心会堵车,而真正可以看到企鹅归巢的时间只不过短短半小时,如果因堵车而耽误了时间,我们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了。

司机加快了车速,想争取时间赶在散场之前到达企鹅岛。但担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离企鹅岛还有六十多公里时,对面出现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车流。其中有汽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那可是一些特别爱炫耀自己车技的摩托车迷呀!他们戴着钢盔,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正注视着前方。

此时此际,从北往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可是由南向北的却何止千辆!我们都紧张地盯着从对面来的车辆。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

我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

这是一条左右极不“平衡”的车道一一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大利亚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一道看起来似乎毫无约束力的白线。虽然眼前这种“失衡”的图景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可是我却渐渐地受到了一种美的感动。

我必须说,这是我平生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观之一。它留给我的印象,甚至要比后来我们看到的可爱的小企鹅还要深刻。因为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之河中,看到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 1 )照样子,写词语。

密密麻麻 ________ ________

忧心忡忡 ________ ________

( 2 )“这是一条左右极不‘平衡’的车道——”中“极不‘平衡’”指的是什么?后面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 3 )文中末尾的“规则之美,人性之美”指的是什么 ?

( 4 )读完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快乐作文。

没想到向妈妈承认错误反而被表扬,没想到好心却办了坏事,没想到炒个蛋炒饭原来这么难……仔细想想,我们经历过的“没想到”还真有不少,有时候它会带来惊喜,有时候让人沮丧……请你以“真没想到”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没想到”和感受,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沉沦你眼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