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珠海市香洲区第二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1、

五颜六色。(填上表示色彩的词)

①______毛浮______水,______掌拨清波。

②______日依山尽,______河入海流。

③日暮______山远,天寒______屋贫。

④两个______鹂鸣______柳,一行______鹭上______天。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pán xuán

chéng zhuān

bǎo lěi

dǎ zhà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读了这篇课文《母鸡》,我能用一些词语概括小猫和母鸡的不同特点。

小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母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读拼音,填汉字
jì niàn bēi huī huánɡdiāo liánɡ huà dònɡ
__________________
4、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一个说句话

尺有______ 寸有______ 出出______ ______搭背

和睦______ 患难______ 受______匪______ 形______影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1、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舒适 肢体不能活动。

僵硬 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

青苔 在监狱中被囚禁的人。

囚犯 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阅读诗歌,拓展知识。

云之歌(节选)

鲁藜

我是云

我轻轻地飘


我爱漫游

忽而东去

忽而西来


早晨

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

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


黄昏

我穿着灿烂的金衣

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

(选自《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诗歌卷》)

( 1 )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________ 西——________ 落——________

迎接——________ 灿烂——________ 早晨——________

( 2 )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
( 3 )“伫立”的意思是:________。用“伫立”一词造句:________。
( 4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写天上的白云像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悬梁刺股

中国古代的人非常重视读书,于是就有了“苏秦刺股、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他的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定要发愤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得直想睡觉,于是就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只要一打嗑睡,他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就能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继续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人名叫孙敬,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他每天从早读到晚,劳累了,也不休息,常常是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他疲倦得直打嗑睡。他怕影响到自己的功课,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他马上就清醒了,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 1 )比较一下苏秦和孙敬读书的方式,再填表。

人物

相同点

不同点

原因

成就

读书方式

苏秦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孙敬

④________


( 2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要下功夫,就会有收获
B: 发愤读书学习,才能有成就
C: 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就是“悬梁刺股”
D: 要重视读书,热爱读书
( 3 )有人认为,像苏秦和孙敬这样读书,会累垮了身体。你怎么看?
( 4 )像“悬梁刺股”这样表示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习作。

以“我成长中的烦恼”为主要内容给某位长辈或老师写一封信,请他(她)帮忙解决你所遇到的烦恼。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让收信人明确你的问题是什么,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和说话的语气。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夜へ如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