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________。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________。 ( 2 )一言既出,________。 ( 3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_____(作者) ( 4 )苏轼的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包含的哲理一样。 |
1、 | 填上合适的成语。 ①别的昆虫与蟋蟀不同,不管遇到什么环境,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______ ②瞧!这两个地方的形态竟是这般不可想象的吻合。______ ③魏格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教授,教授劝他不要白白地耗费自己的心思。______ ④有人问文与可画竹子的秘诀,他回答说:“我非常熟悉竹子,每当我要画竹子的时候,竹了就在我心中出现了。”______ |
2、 | 查字典填空。 ( 1 )“崭”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2 )“恐”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3、 | 读一读,选一选。 夏天______ A.白雪一片 春天______ B.绿树成阴 冬天______ C.鲜花盛开 秋天______ D.鲜果飘香 |
4、 | 数笔画填空。 “ 盘”共有______笔,第5笔是 ______。 “止”共有______笔,第2笔是 ______。 “突”共有______笔,第9笔是 ______。 |
1、 |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舒适 肢体不能活动。 僵硬 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 青苔 在监狱中被囚禁的人。 囚犯 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 |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1 )“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 2 )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李子核
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了一下,看看别人没有注意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只李子,赶快塞进嘴里去。
听完饭后,妈妈数了一下李子,发现少了一只,就问孩子们:“你们吃过李子吗?”
大家说:“没有!”
瓦尼亚脸红得像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没有,我没有吃!”
妈妈看了看瓦尼亚,和颜悦色地说:“谁吃了李子,这倒不要紧。可是李子有壳,谁要是把李子吞下去,那么过一天就会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他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家人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
( 1 )从文章中我积累到“脸色苍白、________“(填四字词语)等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________。这句话中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说明此时瓦尼亚感到________。
( 6 )当瓦尼亚说自己把李子核扔到窗外,一家人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你认为一家人“笑”的是什么?瓦尼亚为何又“哭”呢?从“猫、老鼠、狗、兔子、公鸡……”这些动物中选择三种动物作为你童话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写一写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想象要大胆,内容要具体。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