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
( 1 )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
( 2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
( 3 )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1、根据语境辨词义,选择序号填一填。

新鲜:①没有变质,没有经过腌制等;②没有枯萎;③(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少见的。

( 1 )爬山虎的叶子绿得那么新鲜。________
( 2 )告诉你一件新鲜事。________
( 3 )这些水果是刚从台湾运来的,很新鲜的。________
2、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①一面面______

A.图画

②一块块______

B.镜子

③一排排______

C.碧玉

④一幅幅______

D.宫殿

3、看拼音,写汉字

shān hóng

píng wěn

yǒu xù

kù z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______

②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______

③有意识地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1、

连线

雄伟壮丽的 ______ A、 青 松

装 点 ______ B、墓 碑

高大挺拔的 ______ C、人民大会堂

题 写 ______ D、家 园

翩翩起舞的 ______ E、人 群

举 行 ______ F、典 礼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阅读诗歌,拓展知识。

云之歌(节选)

鲁藜

我是云

我轻轻地飘


我爱漫游

忽而东去

忽而西来


早晨

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

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


黄昏

我穿着灿烂的金衣

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

(选自《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诗歌卷》)

( 1 )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________ 西——________ 落——________

迎接——________ 灿烂——________ 早晨——________

( 2 )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
( 3 )“伫立”的意思是:________。用“伫立”一词造句:________。
( 4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写天上的白云像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课内阅读。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此生!”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诉说 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yà)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了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 安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 1 )从选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 2 )“如此抱负和胸怀”指的是什么?在选文中找出来。
( 3 )围观的中国人的心情是________的,从他们的表现“________”可以看出来。他们无能为力,表面原因是________,实际则指________。填序号。

A.这个女人和外国人谁有道理还没有分清楚。

B.中华不振。 C.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

( 4 )魏校长为什么说:“有志者当效(xiào)此生!”( )(填序号)
A: 因为周恩来的回答让魏校长很满意。
B: 因为周恩来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志向十分远大。
C: 因为周恩来学习认真,善于思考。
( 5 )想一想,你是为什么读书的呢?写清原因和理由。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快乐作文。

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令人流连忘返,粗犷辽阔的西北大漠令人兴奋不已,人来人往的繁华都市令人沉溺其中,宁静致远的乡村田园使人深深陶醉……世界之美,无处不在。在双休日或假期里,相信你的家人肯定也带你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那么,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一个好地方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它的特别之处。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按照一定顺序来描述;③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④书写工整、认真。作文纸自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只懂我爱你是真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