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
1、 | 读课文,填一填。 一个______ 一个______一个______ |
2、 | 读诗《峨眉山月歌》回答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发”是______的意思,“下”是______的意思。途中见到月亮,勾起诗人思念______、______的感情。 |
3、 | 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下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 1 )这个强壮的男子的妻子身体非常________,躺在床上整整一年了。 ( 2 )外祖母年岁大了,有时候思考问题会比较迟钝 , 外祖父却仍然有着________的观察力。 ( 3 )战场上,指导员负了重伤,脸色苍白,呼吸微弱 , 怎么禁得起这________的风雨呢? |
4、 | 根据课文《小木偶的故事》内容填空。 ①______说得没错,______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______,那可是______的。 ②幸福要靠______,要靠______,做出______事情。 ③“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______就没有______。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
1、 | 搭配词语,连一连。 猛烈地______ 站着 锋利的______ 怪物 呆呆地______ 尖叫 庞大的______ 牙齿 绝望地______ 向前 强大的______ 声音 悄悄地______ 摇撼 嘶哑的______ 力量 |
雪梅(其一)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雪梅(其二) 卢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眼镜的“进化史”
眼镜是玻璃国的“公民”。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月镜,是用宝石制作而成的。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拥有眼镜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13世纪,才有真正的眼镜出现,它是用玻璃水晶制作而成的。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
又过了两三百年的时光。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到了16世纪,出现了安上手柄的长柄眼镜和夹在鼻子上的夹鼻眼镜。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鏡铺子里去自由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没有镜框子,也不用架在鼻梁上。它是在眼皮下面紧贴着眼球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干眼现象。儿童的眼睛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出现近视情况以后,是否需要马上佩戴眼镜呢?医生建议,在早期度数比较小的时候,如在100度以内,可以不用佩戴,平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但是,如果近视的度数在200度以上,就需要及早佩戴,这样也能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的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已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和辩明方向等。未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智能眼鏡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 1 )眼镜是如何演变的?根据文中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补充图表。
A.联系生活经验 B.针对文章内容 C.针对文章写法
①画线部分“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中“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 )
②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③“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
( 3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疑问?提出一个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写在横线上。请仔细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的时候可以写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的,观察时的心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