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1、

默写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1、生字扩词

段:______
______ 俩:______ ______

练:______
______ 裤:______ ______

逃:______
______ 罩:______ ______

亏:______
______ 挖:______ ______

撤:______
______ 堂:______ ______

砸:______
______ 锅:______ ______

套:______
______

2、拼一拼,写一写

yí zhí

guī fàn

róng qià

mǐn jié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比一比,组词
饱______ 泡______ 拂______
佛______ 莹______ 萤______
4、看拼音,写汉字。

gōng

jǐng

dūn

cān

______养

伸长头______

______下

______声呵斥

______气

一日三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连一连。

jì 联 xiáng 投
shào 多

绳子 jiàng 落 shǎo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 1 )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①指极短的时间________

②江海汇合之处________

( 2 )“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 3 )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 4 )“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课外阅读。

花的启示

在我家的小院里,种着两种花——牵牛花和郁春棒。这是两种品格不同的花。

牵牛花一向是把根埋在土里,依靠葡萄架向上爬,它纤细的身体那样柔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而郁春棒总是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依靠自己吸收的养料,在狂风暴雨的(浸
侵)袭下顽强地生长着。

春暖花开的季节,牵牛花开出了一朵朵镶着五颜六色花边、色彩艳丽的花朵。它躺在毛茸茸的叶子上,吹着喇叭,炫耀着自己的美貌。在又大又圆的绿叶上,郁春棒也开出一朵朵水灵灵的白花。白花绿叶,格外淡雅,但它并没有为此而飘飘然,而是默默地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一进入金黄的秋天,牵牛花早已枯黄的叶子纷纷落下,花茎也渐渐枯萎,最后结出几粒干瘪的种子就死了。郁春棒也脱去翠绿的外衣,只留下几根一寸来长的茎露出干(燥
躁)的地面,待到和煦的春风再度吹拂大地,就又破土萌发。

在社会上,有的人肤浅软弱,有的人扎实而坚强。有的人取得一点成绩就居功自傲,有的人默默无闻的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而从不夸耀。有的人遇到困难就心灰意冷,有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无所畏惧,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花没有生命力,它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性生存于世。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自己决定怎样做人。

亲爱的同学,你喜欢哪种人,究竟要做哪种人呢?

( 1 )选出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 2 )选择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飘飘然”应解释为________ 【A.随风飘舞;B.骄傲起来】

②“再度”中的“度”字应解释为________ 【A.次;B.度过】

( 3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顽强—________ 炫耀—________

( 4 )按照先总述院子里种了两种不同的花,再分述两种花的不同的品格,最后开展联想,借物喻人的写作顺序将文章分成三段(用“‖”线在原文上划分)。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一些是我们听说的。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经过写清楚。在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交待清楚。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被遗忘爱情︶是谁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