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青岛市市北区上海路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1、

默写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______ 微小——______ 模糊——______

2、

读拼音,写词语。

lì shēng hē chì

shì hòu

pí qì

______

______

______

yí rì sān cān

jīng jù

dūn zhe

______

______

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飞卫告诉纪昌,要学会射箭,首先应该________。文中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件事,说明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也说明了纪昌做事情有毅力和恒心。纪昌的基本功扎实以后,飞卫才让他学________和________。
( 2 )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侯,扁鹊发现蔡桓侯的病在________,劝他治疗,而蔡桓侯的态度是________;过了十天告诉他,他的病在________,蔡桓侯听了________,扁鹊________;十天后,扁鹊告诉他,他的病发展到________,蔡桓侯听了________,扁鹊________;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就________,蔡桓侯很是________,因为蔡桓侯的病深入________,医生无能为力;最后,扁鹊________,蔡桓侯病死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蔡桓侯的病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最后发展到无药可救的地步,暗含了防微杜渐的道理,从中也可以看出扁鹊具有__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流水 ______的春光 ______的茅屋

______的土炕 ______的太阳 ______的理想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1、

连线

①物华天宝年年好 ______ a梅开万树五岳红

②柳垂千丝三江绿 ______ b放歌高唱好河山

③几点雪花几点雨 ______ c人杰地灵处处春

④举杯喜迎新岁月 ______ d半含冬景半含春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课内阅读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_。

( 1 )按原文填空。
( 2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但使:________飞将:________教:________

( 3 )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

①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②“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③“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时间久远,关塞坚固。

④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 4 )诗歌的主题是()。
A: 赞美国家将领英勇
B: 说明边塞生活艰辛
C: 赞美边塞的月亮皎洁。
D: 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阅读理解。

两个背包

普罗米修斯奉宙斯之命创造了人以后,就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了两个背包。这可不是一般的背包,一个里面装着别人的缺点,另一个里面装着自己的不足。

人类不敢违抗造物主的意愿,可是这两个背包该怎么处置呢?后来,人想出了一个好法子,可以巧妙地安排这两个背包。他把那只装着别人的缺点的背包挂在自己的胸前,而把装有自己不足的那只背包挂在身后。

这样,人从老远就能看到装有别人不足的背包,从而对别人的缺点了如指掌。这样的安排真是独具匠心。可是美中不足的是,你固然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别人同样也对你的缺点看得清清楚楚。另外,这样安排留给自己的更大的悲剧是,你永远对自己的短处置若罔闻。

(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置之不理——________ 一清二楚——________

别出心裁——________ 金无足尺—— ________

( 2 )用“固然”造一个句子。
( 3 )普罗米修斯给每人挂了两个背包,这是两个怎样的背包呢?人类又是怎样处置的呢?
( 4 )“这样安排留给自己的更大的悲剧”,这个“更大的悲剧”是指什么?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习作。

题目:一件令我心动的事

要求:(1)有详有略地将事情叙述清楚;(2)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情感真实;(3)4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明明很温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