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补充句子。 ( 1 )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 2 )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 ( 3 )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 |
1、 | 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彪悍(biāo piāo)______ 反刍(chǔ cǔ) ______ 万籁俱寂(lì lài)______ 鬃毛(zhōng zōng)______ |
2、 | 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漱______(sù shù ) 惬______(qiè xiá) 逻______(luó lóu ) 辑______(jí jì) 码______(mǎ má ) 驳______(bó bò) |
3、 | 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 ①他立刻______(折 析 拆)除围墙,把花园给孩子们。 ②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______(榆 瑜 愉)快 |
4、 | 多音字组词 背bèi______ bēi______ 辟bì______ pì______ |
1、 | 根据字义连线 训:教导;训诫______ a、校训 教导或训诫的话______ b、军训 训练 ______ c、教训 |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_。
( 1 )按原文填空。但使:________飞将:________教:________
( 3 )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①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②“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③“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时间久远,关塞坚固。
④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 4 )诗歌的主题是()。野兰
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
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不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父亲又问。我说:“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欣赏 观赏]的盆景,自然就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欣赏?
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坐到潭边,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意味深长地说:“孩子,这正是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真性,(
)以献媚处世,( )会像家兰那样失去自己的[品质 品格 品性]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从那以后,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
( 1 )在文中[ ]内选择恰当的词。从“猫、老鼠、狗、兔子、公鸡……”这些动物中选择三种动物作为你童话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写一写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想象要大胆,内容要具体。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