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各项中的“于”与“重于泰山”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 B: 有利于人民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出于自愿 |
2、[查看原题] 《寒食》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暮春 |
3、[查看原题] 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为了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他开始种植( ) A: 玉米 B: 高粱 C: 水稻 D: 麦子 |
4、[查看原题]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寒食》这首诗应该用赞美的语气诵读。 B: 《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 C: “纤纤(qiān)擢(zhuó)素手,札札(zá)弄机杼。”诗句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 D: 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禁烟火。 |
5、[查看原题] 兔子的仆人是谁?( ) A: 爱丽丝 B: 玛丽 C: 帕特 |
1、[查看原题] 按原文填空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过去;默默时,便从______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______,伸出手______时,他又从______的手边过去了。 | ||||||||||||||||
2、[查看原题] 根据语境写词语。 毕业晚会上,同学们一反平常欢闹的样子,静静地坐着,wéi kǒng______触到分别这个mǐn | ||||||||||||||||
3、[查看原题] 日积月累。根据提示(或前句)选择正确的对应句,将字母填在后面横线上。 A.豆蔻年华; B.弱冠之年; C.风行草上必偃; D.精忠报国; E.及笄之年;F.事非经过不知难; G.子欲养而亲不待; H.莫把无时当有时 ①古代称“13-14岁”为,______ ②古代称“15岁”为,______ ③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 ④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 | ||||||||||||||||
4、[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汉字。
|
1、[查看原题] 诗歌鉴赏 ( 一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与李白并称为“________”。( 2 )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也暗示了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上。 ( 3 )“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时边防报警点燃的烟火,这里借指( ) A: 战争 B: 忧伤的心情 ( 4 )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 ( 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是________的意思。( 2 )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粉骨/碎身/浑/不怕。 D: 要留/清白/在/人间。 ( 3 )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决心。 ( 4 )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_______,“志”是________。 ( 5 )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
艾华学习特别认真。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并积极思考,举手发言。他的作业每次都按时完成,书写得又工整又漂亮。一次放学,老师把作业发下来,他看到自己的作业中有一道错题,便自己留在班上订正作业。其他同学都回家了,而他却一个人在教室里苦苦思索,直到做出正确的答案,他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安心地回家。
( 1 )这段共有________句话,主要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又工整又漂亮 ________ ________
仔细—________ 聚精会神—________ 思考—________
( 5 )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练习用“直到……才……”造句。黄梅戏的抒情性(节选)
黄梅戏音乐唱腔的个性特色和格调,既是黄梅戏抒情风格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音乐体系,它的花腔小调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表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作中的欢乐和忧愁。它以平词为核心的板腔体套曲代表着黄梅戏音乐主腔的整体风貌。这一体系由平词、数板、对板、火工、彩腔、花腔、二行、八板、阴司腔、仙腔等组成。每一个腔体都能独立地表达一个特定的音乐形象,即戏曲唱词的某种思想内容,而且把它们耦合交叉等联系起来就更能表达更加丰富深刻、复杂多变的思想内容。如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现愉悦、欢乐的特点,《女驸马》中的“谁料皇榜中状元”,较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中的欢乐愉悦之情。平词一般用于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主要是叙述情况,但《天仙配》中董永唱的“含悲忍泪往前走”,就是以平词为主调揉进了其他腔调的唱段,观之听之,哀怨惆怅、悲凉苦闷之情立即涌上心头。
( 1 )找出选段的中心句。①黄梅戏的________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它的板腔体套曲以________为核心。
②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现________的特点;________一般用于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
( 3 )作者列举《女驸马》《天仙配》,是为了说明( )小学六年,一定有许多令你难忘的事,请你围绕“难忘的瞬间”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习作,题目自拟。
要求:①把最难忘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②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