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元宵(汤圆)上市,又一个的春节高潮到了。 B: 《匆匆》这篇散文的作者是朱自清。 C: 妈妈无论自己受苦,都要让我过上好日子。 |
2、[查看原题] 尼尔斯是怎么从熊窝里跑掉的?( ) A: 偷跑掉的 B: 熊爸爸放的 C: 阿卡救的 |
3、[查看原题]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旋转 B: 转弯 C: 转换 D: 转圈 |
4、[查看原题] 下列各组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历 天涯海角 痕迹(jì) 圈养(juàn) B: 帐蓬 与世隔绝 处境(chǔ) 畜养(xù) C: 宽慰 奄奄待壁 撒种(sǎ) 结穗子(jié) D: 停舶 焉知非福 日晷(guǐ) 仆役(pǔ) |
5、[查看原题] 爱丽丝在眼泪的池塘里遇见了一只( )。 A: 老鼠 B: 鹦鹉 |
1、[查看原题]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______空见惯 见______知著 ______而不舍 无独有______ 追根求______ |
2、[查看原题] 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世界民居奇葩(pā bā) ______ ②用鸡蛋清作黏(nián zhān) ______合剂。 ③二层当贮(chú zhù) ______仓。 ④在土中惨(cān chān)______石灰。 ⑤一幢幢(chàng zhuàng) ______竹楼。 |
3、[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填在后面横线上 ①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______ ②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______ 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______ |
4、[查看原题] 选字填空。 诲 悔 ①我会牢记老师的教______的。 ②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______。 至 致 ③他离开后______今还没有来信。 ④由于他粗心大意,______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
1、[查看原题]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1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的气氛。( 2 )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_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 “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 4 )“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类似的诗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 |
2、[查看原题] 阅读《金陵酒肆留别》,感受诗中的送别之情。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②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②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③觞:酒杯。 ( 1 )对题目中的“留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留在酒店话别 B: 别后留住金陵 C: 临行前写诗留赠友人 D: 终究不舍决意留下不再离开 ( 2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①诗句中“欲行”的人指________,“不行”的人指________。 ②这两句诗中能体现离别之情的关键词是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讲述当时的情景:________。 ( 3 )诗的最后两句将离别的情深意长与________进行了比较,这两句诗与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 ________(xiàng shǎ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
)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 )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残酷——________ 延续——________ 激动——________
(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阅读下面的两则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蛇与庄稼
据报道:某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农田被海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是得不到好收成,接下来的几年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后来,老农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结果,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全部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因没有蛇来捕捉它们,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材料二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曾作为饲料以及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引入我国并推广种植。20世纪60年代云南滇池中有水生植物16种,水生动物68种。后来由于水葫芦的侵入,滇池池水几乎全部被水葫芦覆盖,到80年代,滇池中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也仅存30余种。
( 1 )故事中的农田在放入蛇前庄稼都得不到好收成,放入蛇后庄稼就获得了丰收,为什么?( 2 )简要说明在滇池水葫芦繁殖迅速而原有水生动植物却相继消亡的原因?( 3 )上述两份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