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合肥市陆大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各组字中,相同的部首表示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褐 裙 袄
B: 筷 籍 筝
C: 厅 厨 厢
D: 期 脸 腿
下列字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竹石:长在岩石中的竹子
B: 磨:消磨
C: 坚劲:坚定强劲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盈盈:清澈的样子。
B: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C: 章:文章。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哄堂大笑 残灯未庙 青面獠牙
B: 有声有光 师传生授 开山鼻祖
C: 地广人稀 零七八碎 优哉游哉
D: 各行各色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加横线解释全对的一组是______。


A: 然不同(阻拦) 随心所(将要)
B: 蜂而至(聚拢) 勤俭家(料理)
C: 花样多(多) 灯结彩(望)
D: 滔滔不(断绝) 臭味相(放进去)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 1 )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 2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
( 3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王建
( 4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
( 5 )听君一席话, ________。莫道君行早,________。
( 6 )________,日久见人心。________,一字值千金。
( 7 )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________,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要先想好重点表达哪些内容,把他们写的具体________一点,其它内容则写的________一点,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的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 8 )在阅读名著时,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 9 )《________》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回忆录似的冒险小说; 《________》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拉格洛芙的作品;《________》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果你读了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________》,就会被作者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这些外国名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 1 )(________)在我们家(________)托米指了一下(________)可并没有起头(________)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________在顶楼上(________)他又说(________)
( 2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________)学校(________)学校有什么好写的(________)我讨厌学校(________)
照样子写词语。
随时随地 ______ ______
直直落落 ______ ______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掌声 观众 动作 拼搏

轻松优美的______ 惊心动魄的______

紧张不安的______ 暴风雨般的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1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①“金络脑”是贵重的鞍具,象征________快走踏清秋”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

②诗人借________抒情,表达了企盼________的情怀。

③对“何当”一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从“何当”可以看出,骑上快马奔驰只是诗人的一种想象

B.从“何当”可以看出,诗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C.“何当”一词写出了诗人不被赏识重用的惆怅

D.“何当”一词藏着诗人的叹问和壮志未酬的感伤

(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①“浑不怕”让我们联想到诗人________的精神。

②诗人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通过对________的描述,表达了自己________的志向。

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1 )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_______(季节)的雨。
( 2 )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
( 3 )①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________)。

A.和风细雨 B.毛毛细雨 C.连绵阴雨 D.疾风骤雨

②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_______” 四个字和“________ ”三个字给出了答案。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níng
nín)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shì sì)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qiè tí)而不舍地扑向(dī tí)岸,溅起(shǔ
shù)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巨浪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 1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níng nín)重 ________(shì sì)的

________(qiè tí)而不舍 ________(dī tí)岸

________(shǔ shù)丈高

( 2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前赴后继:________。

②锲而不舍:________。

( 3 )“千万头暴怒的狮子”“雷鸣般的轰响”形象地写出了海浪来临时的________与________,令我们感受到________。
( 4 )从“数百斤重”“十几米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5 )“扑、溅、掀”三个动词集中刻画了冬日海的________。
( 6 )从“顶着”“观赏”“不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衬托出了什么?[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选自《为人民服务》

( 1 )把空缺处补充完整


( 2 )解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并说说作者引出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与表达。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书吧?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绪搜索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