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佛山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以下词语中,有一个词语的"亡”字,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它是( )。
A: 生死存亡
B: 亡羊补牢
C: 家破人亡
D: 自取灭亡
下面对《那个星期天》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不是表现童年的无知,而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
B: 本文以“我”的口吻叙述故事,亲切自然,清楚地表明了“我”是文章的主人公。
C: 本文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心理描写。文中如“焦急又兴奋”之类的直接描写并不多,更多的是间接表现人物心理。
D: “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惊惶,大都是通过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的,让读者感同身受。
下面选项中下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躲藏
B: 收藏
C: 蕴藏
D: 藏红花

知更雀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都极其__________。( )

A: 鲜艳
B: 鲜明
C: 鲜红
D: 鲜丽
“稠”的意思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 圈子
B: 火
C: 谷类植物
D: 丝绸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阅读屋

一本书的书面上画着唐僧师徒,这本书是《______》,师徒四人中,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____,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是______,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他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 1 )在学习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时,我们知道了“问其故”的“故”是________的

意思,由此可知“无缘无故”的意思就是:________

( 2 )《欢乐喜剧人》中王小利父子登台,父亲评价自己没有儿子演得好,并用《苟子》中的一句话夸奖他:“________”.
( 3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________的人,给那些具有________的人。”这段话让我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
把词语补充完整。

多______多______ 数______千______ 崇______峻______ 安______无______

宏______壮______ 和______相______ ______洋洋 遮______盖______

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Ⅰ固:①结实、牢靠;②坚定地、坚决地;③本,原来;④坚硬。

______ 有______ 体______ 守阵地______

Ⅱ过:①经过某个时间或空间;②超过;③过失。

节______ 错______ 期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1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的气氛。
( 2 )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_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寒食

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

( 1 )补全诗句。

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

( 2 )《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 3 )诗中最能体现春天景物特征的诗句是___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腊八粥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

儿歌里的中国

自从孩子出生,儿歌就成了家里的必备品。逗孩子,哄孩子,都离不开那些或欢快或悠扬的曲调。虽说对这些歌曲耳熟能详,但“六一”儿童节那天陪孩子在商场里玩,背景音乐播放的一首首儿歌却突然触劝了我的心弦。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在我的记忆里,《卖报歌》似乎就是这么几句歌词,活泼跳跃的旋律中并没有太多凄苦悲惨之意。然而,仔细再听一下:“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还有“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一个面黄肌瘦、风餐露宿的小报童形象顿时映入脑海。一位在旧中国底层讨生活的孩子,经聂耳和安娥两位人民音乐家质朴却有力的刻画,在今天听来仍有许多感动。国家孱弱不堪,人民流离失所,生活苦难深重,但这个既天真又坚强的报童仍相信“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这一点光明是什么?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初心”吗?正是建立在对以童工为代表的被剥削和异化的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深刻同情之上,马克思才发出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疾呼,立下了“解放全人类”的宏愿。共产党人努力使每一个中国人挺直腰杆“站起来”,正是那近乎绝望的生活中的一线光明!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歌简直就是哄娃睡觉的神曲,然而我每次只会翻来覆去地唱这第一段。没想到第二段歌词的画风陡然一变:“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大工厂和新机器会让春天更美丽?但再想一想,这首歌描绘的是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场景。那时的中国人满怀一腔奋斗之志,那是一段理想昂扬、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代人的回忆,也是一代人的付出。


“地球爷爷已经很累,默默承受人类的罪。地球爷爷意冷心灰,每天流下伤心泪。地球爷爷小小心愿,还他一片纯净空间。地球爷爷深深渴望,希望地球是最美地方。我们是可爱的低碳贝贝,让爷爷心情变美不再受累。我们就是时尚的低碳贝贝,节能环保成为日常行为。我们就是热情的低碳贝贝,低碳生活人群迅速加倍。我们就是爱心的低碳贝贝,伸出双手使地球越来越美。”《低碳贝贝》的乐曲一出,美丽中国的未来似乎就在眼前。再多想一层,还不止中国,这首儿歌关心的可是地球爷爷!当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退出巴黎协定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这浅白的儿歌中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国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儿歌虽然简单易懂,却折射出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儿歌里的中国。是一个历史的中国,一个现实的中国,也是一个不断地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达到真正和谐的目标努力前进的中国。

( 1 )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下列哪一首儿歌中?( )
A: 《卖报歌》
B: 《小燕子》
C: 《地球爷爷》
D: 《低碳贝贝》
( 2 )《小燕子》描绘的是( )的场景。
A: 旧中国底层孩子讨生活
B: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 美丽中国的未来
D: 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
( 3 )这篇短文运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 )。
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 列数字
D: 作比较
( 4 )为什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请根据文本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5 )有人认为题目为“中国的儿歌”更合适,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在学习本单元时,同学们一定在课下读了一些名著。你最近读过的一本名著是什么?请你给它写个梗概,把它推荐给你的同学吧。要求:内容清楚,字数在450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ご愛老虎油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