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对《十五望月夜》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沉浸在洁美的意境之中。 B: “冷露无声湿桂花”会让我们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明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C: 后两句的弦外之音是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
2、[查看原题]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谁?( ) A: 卡罗尔 B: 叶圣陶 C: 安徒生 |
3、[查看原题]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这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 诗的前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C: 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技头。 D: 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
4、[查看原题] “五官端正,身材修长;甘愿效力,唯命是从……”这是对《鲁滨逊漂流记》中( )的描述。 A: 鲁滨逊 B: “星期五” C: “星期五”的父亲 D: 老船长 |
5、[查看原题] 在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时候,人们都议论着走遍全国的哪两个孩子?( ) A: 放鹅姑娘奥萨和弟弟小马茨 B: 尼尔斯和小马茨 C: 尼尔斯和奥萨 |
1、[查看原题] 根据意思写词语或写出词语的意思。 ①______:消失。 ②荒凉:______ ③依偎:______ ④______: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
2、[查看原题] 《鲁滨逊漂流记》鲁宾逊遇到的是什么灾难?______。 |
3、[查看原题] 文学常识填空。 ( 1 )《石灰吟》是________代________创作的一首________绝句。 ( 2 )《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意愿和________的决心。 |
4、[查看原题] 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处境(chù chǔ)______ 间断(jiān jiàn)______ 分外(fèn fēn)______ 暂时(zàn zhàn)______ 坚劲 (jìng jìn) ______ 瘦削(xuē xiāo)______ 徘徊(huí huái)______ 参与(yù yǔ)______ |
1、[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 1 )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天气是_ |
2、[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 寒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1 )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 )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 3 )诗歌第三、 |
合欢树(节选)
史铁生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查看原题]名家·名篇。
栗子
汪曾祺
①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坚果的外西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蜂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②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③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贯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
④栗子热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个例火盆, A几个来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B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C起来,在手里来回D,连连吹气使冷,剥売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开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⑤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良乡乘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
⑥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来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⑦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是极好的下酒物。现在不见卖的了。
⑧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热后,下绵白糖,小火娴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
⑨我父亲曾用白糖耀栗子,加桂花,甚美。
(本短文为原文节选,有改动.)
( 1 )将下列动词还原到短文的第④自然段中,答案填在相应横线上。倒 蹦 丢 抓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 2 )怎么理解第3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