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疑问 玻璃 洪亮 声泪具下
B: 石蕊 齿轮 领域 沧沧凉凉
C: 事列 灵感 盘盂 追根求源
D: 单调 实验 鸿鹄 过犹不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躁热辐射 座右铭 和言悦色 称心如意
B: 拥戴 震撼 下功夫 祖传秘方 记忆犹新
C: 渲染 喝彩 照像机 栩栩如生 一股作气
劝君更一杯酒。( )
A: 饮完
B: 全,都
C: 尽头
选择划线字正确的一项。
( 1 )使弈秋二人弈。( )
A: 教导
B: 诱使
( 2 )虽与之学。( )
A: 都
B: 在一起
( 3 )……人近。( )
A: 离
B: 减掉,除掉
( 4 )孔子不能也。( )
A: 判断
B: 一定
汤姆快发现她(蓓姬)脸通红,来回走个不停,四处张望,她叹了一口气,闷闷不乐地看着汤姆,见他只和( )一人讲话,不理睬别的人。她立即感到极度悲伤,变得烦躁不安。
A: 艾美?劳伦斯
B: 玛丽?奥斯汀
C: 格雷赛?米勒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课文《长城赞》中,上联从______起笔,点明长城是______。接着指出修筑长城的过程中“______”“______”所付出的艰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______和______及长城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春联知识考考你。

刘欢在贴春联时,不小心把下面的三副对联弄乱了,你能把它们正确配对并分出上下联吗?

①迎新春年年如意 ②日暖神州万木荣 ③欢欣鼓舞度佳节

④接洪福步步登高 ⑤张灯结彩迎新春 ⑥春回大地千峰秀

( 1 )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
( 2 )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
( 3 )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再用所填的关联词造句。

①______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______一定会兴旺起来。

造句:______

②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行。

造句:______

填入合适的词。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锲而不舍

①“故圣人______,睹始知终。

②夏日里的故乡,偶尔烈日当空也能下着绵绵细雨,可对于我们却是______的事情。

③“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______”。

④面对困难我们只有______地找寻战胜他们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1 )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课外阅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 1 )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天气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 2 )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 3 )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她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眯眯的笑眼,那有神的大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少,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些散乱的头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

我却怎么也忘怀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 1 )本文表示“人多”的写法,很有特色。如抓住人们的“头发”描写:“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再举一个例子。

( 2 )概括地写出文中第5自然段描写了人们读书的四个镜头,它们分别是:

( 3 )读读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看秦腔(节选)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古庙里去。秦川的风俗:父和子不能不有其序,兄与弟媳无正事不能多言。但是一到台上,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可以拜弟媳为帅为将,子可以将老父绳绑索捆。

戏排成了,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积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村子富不富,就比戏台阔不阔。一演出,半下午就去占位了,未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平台。

快毕业了,我们的心中有很多话想对母校说。请以《给母校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回忆在母校度过的六年的美好时光,向母校提出中肯的建议,期许母校的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浮生若梦"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