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写戍卒归来时,路上饥渴劳顿,心中充满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2、[查看原题]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瞅”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Q”,再査“iu”。 B: “焕然一新、贼眉鼠眼、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都是褒义词。 C: “通国之善弈者”的“之”与“虽与之俱学”的“之”意思一样。 D: “相顾一笑、三顾茅庐、顾客盈门、奋不顾身”四个成语中“顾”分别是“看、拜访、前来买东西的、考虑”的意思。 |
3、[查看原题] 选择填空。 ( 1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它的作者是( )。 A: [丹麦]安徒生 B: [德国]格林兄弟 C: [瑞典]塞里玛·拉格洛夫 ( 2 )当尼尔斯变小时,其他动物是什么表情?( )。 A: 开心 B: 伤心 C: 无所谓 ( 3 )尼尔斯变成小精灵后,雄鹅给他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什么?( )。 A: 大拇指 B: 小矮人 C: 小不点 |
4、[查看原题] “我爱中国”这四个字按音序在《新华字典》中的正确排序是( )。 A: 我 爱 中 国 B: 爱 中 国 我 C: 爱 国 我 中 D: 爱 我 中 国 |
5、[查看原题] 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A: 121岁 B: 131岁 C: 141岁 |
1、[查看原题]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北京______城市,______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______过得分外热闹。 | ||||||||
2、[查看原题]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______孩子们要放鞭炮,______要过春节了。 | ||||||||
3、[查看原题] 我是拼音小能手
| ||||||||
4、[查看原题] 照样子写词语。 ①板上钉钉 ______ ______ ②检查检查 ______ ______ |
1、[查看原题] 阅读李清照另一首《如梦令》,完成练习。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1 )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不同的________,如“如梦令”、“渔歌子”。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词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理解词语意思。 ①依旧:________。 ②知否:________。 ③雨疏风骤:________。 ( 3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指的是同一事物吗?它们描写出了怎样不同的意境。( 4 )通过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 |
2、[查看原题]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1 )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 、酸碱度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 1 )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阅读课文《理想的风筝》片断,回答问题。
不见到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这时候也许又会糊风筝,教给自己的孙子,把那精致的手工艺品送上天去。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倘若不幸他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倘使________ 仰仗________
顽强________ 翱翔________
( 2 )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3 )体会句子的含义。①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②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 4 )问答。①为什么说刘老师的圆木棍是功德无量的?
②联系课文,写一段话来赞扬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