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
2、[查看原题] [疑难]古诗中的“柳”常与离别有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下列诗句中的“柳”没有表达这个意思的一项是(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3、[查看原题] 下列诗句不是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是( )。 A: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C: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D: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4、[查看原题] 把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生了。 ①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 ②玩腻了,她想出了一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核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竞鸣哩呜哩吹出声了。 ③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 ④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A: ①之前 B: ①和②之间 C: ②和③之间 D: ③和④之间 |
5、[查看原题] 公爵夫人的柴郡猫( ) A: 会笑 B: 会哭 C: 会皱眉 |
1、[查看原题] 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 1 )《马诗》的作者是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崇高志向。 ( 2 )《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这是一首________诗。作者通过对________的赞颂,表达了自己________ 、________ 的大无畏精神和________的崇高品格。 ( 3 )《竹石》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这首诗表面写________其实写________。诗人在赞美竹子的坚韧执着的品格的同时,也表现了自己 ________的品质。 |
2、[查看原题] 给下列字组词。 润______ 酥______ 遥______ 绝______ 胜______ 柳______ |
3、[查看原题] 写出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的反义词。 ①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______ ②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______ ③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______ |
4、[查看原题] 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本文的论点是______。 A、人们重视很尊重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B、要发现真理,说难不难,说不容易并不容易。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D、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②这篇文章 |
1、[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_。( 2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___,又送_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_的深情。 ( 3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 4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把山比喻为________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 |
2、[查看原题] 阅读李清照另一首《如梦令》,完成练习。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1 )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不同的________,如“如梦令”、“渔歌子”。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词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理解词语意思。 ①依旧:________。 ②知否:________。 ③雨疏风骤:________。 ( 3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指的是同一事物吗?它们描写出了怎样不同的意境。( 4 )通过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 |
光明
赵丽宏
他是一种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使锃亮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旧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你( )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惜他,他( )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 1 )在文中( )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 )用一句话概括第1自然段的大意。(不超过10个字)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伶俐——________ 即刻——________
( 2 )短文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哪几种习俗?作者详细写了哪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