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成都市胜西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
B: 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去向老师请教,学习上就得这样不耻下问
C: 报告厅内,同学们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的精彩讲座。
D: 这位老师知识渊博,经常在课堂上 夸夸其谈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 , 不像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移动。
B: 王红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一点儿也不受外界干扰。
C: 我的心皱皱巴巴的,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一样。
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雄鹅给他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 )
A: 大拇指
B: 小矮人
C: 小不点
D: 阿卡
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郑燮
B: 破岩
C: 折魔
“采薇”中“薇”指的是( )。
A: 一种游戏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食物
D: 薇菜,植物名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______被抛弃到哪里,它们______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②______我想起顶碗少年的那一次演出,心中______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③______天气多么恶劣,李老师______是第一个来到学校。

读拼音,写汉字。





pái huái

dān

róu

nuó

dào

ɡé

______

______搁

______搓

______动

念______

______命

fěn

xuē

zhí



______让

______烧

偏______

皮______

______行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歌声 ______的容貌 ______的舞姿

______的江水 ______的唱腔 ______的姑娘

填空。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但是由于家务繁忙,一次次爽约,最后没有去成的事。在那个星期天,“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______、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______、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______,到最后等待结束,______的心理过程。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
( 1 )补全诗句

采薇(节选)

昔我________矣,杨柳依依。

今我________思,雨雪霏霏。

________迟迟,栽渴载饥。

我心________,莫知我哀!

( 2 )这首诗选自《________》。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__。
( 3 )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

①雨:(________) A.yǔ B.yù

迟迟:(________) A.迟到B.迟缓的样子。

②载:(________) A.zǎi B.zài

莫:(________) A.不要B.没有人。

( 4 )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______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 5 )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_______,处境是________。一个“________”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_______之情。
诗词阅读。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 )诗人借助山、水、___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 2 )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________;“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________几座山;“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的景象。
( 3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做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①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②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 1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 2 )读句①,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这一假说”是指________。

“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①中的“________”这个词语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证据前不能确定。

( 3 )读句②,联系文段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 古生物学家们绘制了恐龙的画卷。
B: 喻指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历程和成果。
[查看原题]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_____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_____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_____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_____有的人则东张西望_____一再地错失良机_____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 1 )苏格拉底,古希腊________家。他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 2 )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标点。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________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________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________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________有的人则东张西望________一再地错失良机________

( 3 )文中引号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 4 )“最大的追求”指的是________;“眼前的一穗”指的是________。

苏格拉底在告诉学生:________。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 题目:记忆中,那 的一幕


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一幕吧?这一幕或许是温馨的,或许是悲伤的,或许是欣喜激动的,或许是感人的......请你以“记忆中,那 的一幕”为题,写下这生活中难忘的场景。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注意细节描写要生动,语言流畅;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在你说分手前、我甩了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