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野人一共抓了几个俘虏?被解救了几个?( ) A: 1,2 B: 2,3 C: 3,1 D: 2,1 |
2、[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坐在宽阔的阅览室里看书。 B: 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C: 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D: 我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
3、[查看原题] 把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生了。 ①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 ②玩腻了,她想出了一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核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竞鸣哩呜哩吹出声了。 ③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 ④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A: ①之前 B: ①和②之间 C: ②和③之间 D: ③和④之间 |
4、[查看原题] 给句中加下划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 1 )今我来思( )。 A: 思念。 B: 思考。 C: 句末语气词。 ( 2 )晓看红湿处( )。 A: 知道。 B: 早晨。 C: 使人知道。 ( 3 )最是一年春好处( )。 A: 时。 B: 地方,场所。 C: 机关,部门。 ( 4 )明月何时照我还( )。 A: 回报。 B: 归还。 C: 回,归。 ( 5 )应怜屐齿印苍苔( )。 A: 回答,回复。 B: 大概,表示猜测。 C: 许可,允诺。 ( 6 )休将白发唱黄鸡( )。 A: 休息。 B: 停止。 C: 不要。 |
5、[查看原题] 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雄鹅给他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 ) A: 大拇指 B: 小矮人 C: 小不点 D: 阿卡 |
1、[查看原题] 辨字组词。 撕______ 晾______ 载______ 纵______ 嘶______ 谅______ 裁______ 从______ 厮______ 掠______ 栽______ 丛______ | ||||||||
2、[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填空。 ( 1 )一份策划书,一般包括活动名称________几部分内容。 ( 2 )信一般包括称呼________大部分。信封一般情况下,左上角写收信人的________,信封的中间写________,信封的右下角写________的地址和邮政编码。 | ||||||||
3、[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汉字
| ||||||||
4、[查看原题] 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 2 )班上准备开展庆祝“六一”联欢会,我作为整个活动的负责人,要写一份________。 ( 3 )我想珍藏六年小学生活的难忘时光,可以制作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________。 ( 4 )毕业前,我忘不了我敬爱的老师,可以给他写________。 ( 5 )学校要开展“感恩母校”演讲比赛,我得提前写好________。 ( 6 )班级开展春游活动,小明因病不能参加,可写________。 |
1、[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①向日金鳞开②。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③易水,霜重鼓寒④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②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③临:逼近,到,临近。④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⑤玉龙:宝剑的代称。 ( 1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①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 ②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____ ③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____ ( 2 )用原句填空。①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 ②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 ( 3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________的《易水歌》:________。( 4 )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 B: 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 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 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
2、[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 寒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1 )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 )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 3 )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 4 )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
人民在他心中
朱伯儒伯伯高高的个子,他那双深沉的眼睛给初次见面的人一种严厉的感觉。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尽管 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他都能热情帮助别人。人民的(疾苦 痛苦 困苦)牵动着他的心,他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
朱伯伯关心别人的事迹多得很。
在河南省内乡县时,他看到这里的群众生活十分(疾苦 痛苦 困苦),就写信给自己的妻子,要她把家中的旧衣服多寄些来送给群众。
在武汉空军工地上,身为民工大队长的朱伯伯,成天和民工一起(艰难 艰苦 艰巨)施工,他流的汗水从不比民工少。民工的家属到工地探亲,他总是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自己和民工挤在一起过夜。民工胡仕元是个能干的好青年,可是身体弱,家庭生活又(疾苦 艰苦 困难)。他生病以后一连5年,都是朱伯伯出钱为他治病,接济他们全家人的生活。
1975年,在火车上,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突然患病急需输血。朱伯伯毫不犹豫地献了血,又改变了自己的路线,一直把这位老人送到家。
是什么力量促使朱伯伯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好事呢?朱伯伯说:“没有人民的养育,我就活不到新社会,更不能成为一名干部。我对人民有感情,看见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就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努力 尽力 奋力)去帮助他们。”朱伯伯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尽管 不管)________ (疾苦 痛苦 困苦)________
(疾苦 痛苦 困苦)________ (艰难 艰苦 艰巨)________
(疾苦 艰苦 困难)________ (努力 尽力 奋力)________
( 2 )短文讲了几件朱伯伯帮助别人的事迹?都是什么事?①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②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________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 1 )“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 3 )文段中“追根求源”的意思相近的俗语是________。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书吧?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