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词语中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新(gēng) 断(jiàn)
B: 境(chǔ) 防(xiè)
C: 苦(mèn) 空(xū)
D: 蚁(xué) 消(shì)
下列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大漠/沙/如雪
B: 燕山/月/似钩
C: 何当/金/络脑
D: 快/走踏/清秋
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为了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他开始种植( )
A: 玉米
B: 高粱
C: 水稻
D: 麦子
《十五夜望月》中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最相近的是( )
A: 中庭地白树栖鸦
B: 冷露无声湿桂花
C: 今夜月明人尽望
D: 不知秋思落谁家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
( 1 )万更新( )
A: 形状,样子。
B: 一种哺乳动物。
( 2 )灯结彩( )
A: 挂。
B: 无着落;没结果。
( 3 )日夜不( )
A: 穷尽。
B: 断。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择正确的读音。

流转(zhuǎn zhuàn)______ 载(zǎi zài)______人航天

猝(cù cùi)______然长逝 曲(qū qǔ) ______线

参与(yù yǔ)______ 嫦娥奔(bēn bèn)______月

把两字合为一个字。

石+宛=______

广+木=______

月+却=______

石+角=______

《索桥的故事》中提到的索桥,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______。

写出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的反义词。

①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______

②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______

③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课外阅读(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

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 1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

②路上行人断魂。__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

④牧童指杏花村。________

( 2 )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天气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 3 )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 4 )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诗歌鉴赏

( 一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与李白并称为“________”。
( 2 )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也暗示了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上。
( 3 )“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时边防报警点燃的烟火,这里借指( )
A: 战争
B: 忧伤的心情
( 4 )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
( 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 1 )“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中的“禁”应该读________,“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是因为________。
( 2 )这段话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爬山很吃力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畏难的情绪。
( 3 )从老人的话中,“我”明白了什么?
( 4 )天游峰真高啊!登上了顶峰,一定会使人想到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能力的真谛

①能力,就是做事的本事。什么样的人最有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善于思考的人最有能力。

②为什么相似的工作条件,相当的智力状况,有的人能出类拔萃,创出骄人的业绩,有的人则工作平平,见不到特色和浪花?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只不过有人还没有真正把握能力的真谛,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

③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纪实、想象都可以。

提示:美是缤纷多彩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以小见大,写出你眼中的美和你对美的理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请别对姐说sexy”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