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下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圆
C: 鸡
D: 血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王浩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学名著。
B: 读世界名著,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启迪智慧。
C: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使小刚的语文水平大大提高。
D: 老班长一路上安定我们的情绪,增加我们的信心。
三名花匠把红玫瑰种成了白玫瑰,王后非常生气决定砍掉他们的脑袋,是谁救了那三名花匠?( )
A: 爱丽丝
B: 国王
C: 大臣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静剂,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猜疑的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以将彼此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 ②①④③
B: ①④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③④
下面的广告语与“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既营养,又清新,牙齿好喜欢——牙膏广告
B: 地球母亲爱美丽,大家低碳保护她——低碳生活
C: 晚上你休息,白天我休息,皆能延年益寿——路灯寄语
D: 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骑鹅旅行记》是一部________作品,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变成________后,意外地骑在了一只________的背上,开始了一场神奇的旅行的故事。其中的主人公尼尔斯是个________的孩子,他因得罪了小狐仙被变成了________。
( 2 )文章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动物对尼尔斯的欺负、控诉。

给下列加横线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宿

辨认下列个字后,在分别组词

僚   潦  嘹  燎
官______    ______草    ______  亮   星火______原

按拼音写汉字

yíng rào

nèi jiù

cuò cí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 一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1 )解释下列词语。

屐:________。 小扣:________。 柴扉:________。

( 2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中的“小扣”一词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 4 )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园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 1 )梅花是坚贞高洁的象征,古人赞美梅花的诗很多,我知道《墨梅》是________代诗人兼画家________所作。
( 2 )《墨梅》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德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朵朵花开淡墨痕”写出了墨梅的________,诗句意思是________;“只流清气满乾坤”写出了墨梅的________,诗句意思是________。
( 3 )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通过写墨梅________特点,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高尚情操。
( 4 )我知道诗人王冕酷爱梅花,工于画梅,常以梅花自比。除了《墨梅》这首诗我还记得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另一首赞美梅花的诗——《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月的槐乡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跨 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浓白……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侵[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

要找到一株这样的稻苗犹如大海捞针,这时水稻扬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的心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稻海之中。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他找啊,找啊!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十多天过去了,雄性不育植株无影无踪。连续十几天烈日的烤晒,袁隆平的皮肤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里,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馥郁—________ 沉浸—________

( 2 )解释下列词语。

①沁人心脾:________

②大海捞针:________

③汗水如注:________

④小心翼翼:________

( 3 )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4 )你认为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家?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阅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写出故事梗概,字数不限,中心突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像木偶的眼睛、即扑朔迷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