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长春市树勋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加横线解释全对的一组是______。


A: 然不同(阻拦) 随心所(将要)
B: 蜂而至(聚拢) 勤俭家(料理)
C: 花样多(多) 灯结彩(望)
D: 滔滔不(断绝) 臭味相(放进去)
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栖(xī)
B: 冷(lěng)露
C: 秋思(sī)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洪亮 清脆 拒绝 司空见惯
B: 花圃 伟度 测量 无独有偶
C: 机遇 灵感 促使 见危知著
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觉得尼尔斯是一个淘气、爱搞恶作剧的人。这里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我从鸡、鹅、猫、牛的话语里听出来了。
B: 我觉得尼尔斯是一个聪明、勇敢的人。当他明白自己一时半会儿变不回去时,就积极地想办法,去找小狐仙讲和。
C: 我觉得尼尔斯虽然有点调皮,但也是一个善良、孝顺的人。他看见大雄鹅要飞走,害怕家里受到损失,担心父母会伤心,所以骑到大雄鹅的脖子上。
D: 《骑鹅旅行记(节选)》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由于之前经常欺负捉弄家里的动物,现在被动物们反击,最后骑着大雄鹅飞走的故事。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tì)除 (chuī)事员 (qī)息 惊(huáng)不安
B: (chè)底 油(nì) 徘(huái) (mài)脉含情
C: 惆(chàn) 蒸(lóng) (zhà)栏 (dǐng)鼎有名
D: (zàng)戏 躲(cáng) 掺(huo) (hé)而不同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看音节写字,再组词。

ma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qi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sh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选关联词填空。

无论……都…… 假如……就…… 虽然……但是……

( 1 )________困难有多大,我们________能克服。
( 2 )________我没去过太空,________我知道太空是美丽的。
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 1 )【媚 眉】阳光明________ ________飞色舞 迫在________睫 千娇百________
( 2 )【绞 皎】 ________洁 ________尽脑汁
选词填空。
( 1 )平静 安静 宁静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________ 而慈祥的脸。

西蒙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________。

这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________ 地睡着。

( 2 )减弱 减少 减轻

我们应当尽量地 ________ 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实行素质教育后,我们的学习负担明显________ 了。

暴风雨终于慢慢 ________ 了。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课外阅读。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白日曛:曛,昏暗。太阳黯淡无光。

( 1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1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_想象出________,感受到________,心情由________转为________。
( 2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 3 )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_的道理。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开心阅读。

回忆访问叶挺将军(节选)

叶挺将军出狱第四天早晨——一九四六年三月八号,我遵照约定,来到重庆中三路二六三号中共代表团驻地访问他。我在门前停立片刻,便拾级而上。满墙红绿色的“欢迎叶挺将军出狱”的大字标语……

登上台阶,往左一拐,约莫走过十五米的距离,就来至楼前。一位值勤同志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叶将军昨夜四点才睡,请稍等!”片刻后,当我被引向楼下右首一间客厅时,叶将军却已经先我站在客厅的门口。他年龄不足五十,身穿浅灰西服,说话还带有明显的广东腔,和蔼地趋前和我热烈握手。

我敬佩地仔细观察着站在我面前的将军。颀(qí)长的个儿,炯炯的眼色,抖擞的精神,朴实的仪表,谦逊的作风,这是将军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他,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晨,国民党部队向新四军发起进攻时,手持二十响驳壳枪,亲临指挥,和国民党进行了肉搏战,一直持续到天黑。就是他,曾在阵前高呼:“党中央和毛主席信任我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我们坚决战斗下去,就是剩下最后一人一枪,也要和卖国贼打到底……”

正是在这次皖南事变中,叶挺将军被非法逮捕。谈到将军的“囚犯”生活。将军感触颇深地说:“这是和外界隔绝的一段时间。书报、杂志读得极少。”“囚犯嘛!”将军笑声朗朗。谈到这儿,我插问了一句:“叶将军,您不是写过一首《囚歌》吗?”“是唠!”将军紧接着答道,随之他便陷入了沉思。我们知道,在《囚歌》后半首中,将军写下了这样一些火一样的句子:“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将军站起来,往前踱了几步,回答我提出的“有关当局和将军谈过话没有”的问题时说:“我告诉他们,在我还没有获得自由以前,一切条件都不能考虑。”将军的话语,充表明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他看了看时间,接着说:“今年三月四日,邵力子先生陪我坐一部小汽车到中共代表团。我是自由了,可是皖南事件最后留下来的新四军弟兄们,至今下落不明,我日夜思念他们。我还要为他们进行斗争!”

为珍惜将军的时间,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将军,请问今后打算怎样?”“除了为人民外,还能有什么选择呢?”将军用爽朗的笑声,结束了这次会见。

三十四年过去了,将军的音容笑貌仍旧跃然脑海,追忆这段往事,不禁对叶将军肃然起敬。正是:浩气传千古,英名芳万年!

( 1 )读文中画线句,联系上下文,“火一样的句子”的意思是( )
A: 文中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中的诗句,充满了将军追求自由、献身革命的炽热的情感。
B: 文中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像地下的烈火,燃烧了作者的心。
C: 文中指叶挺将军希望地下的烈火会将自己与黑暗的旧社会一起焚烧。
( 2 )读叶挺将军的《囚歌》,体会其品格和志向,想一想下面哪些古诗句也是描写人物品格和志向的( )(多选)
A: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3 )读句子,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品质。

①片刻后,当我被引向楼下右首一间客厅时,叶将军却已经先我站在客厅的门口。

从将军的__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②就是他,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晨,国民党部队向新四军发起进攻时,手持二十响驳壳枪,亲临指挥,和国民党进行了肉搏战,一直持续到天黑。

从将军的__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③将军感触颇深地说:“这是和外界隔绝的一段时间。书报、杂志读得极少。”“囚犯嘛!”将军笑声朗朗。

从将军的________和__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三)

满架秋风扁豆花

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走过。

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

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

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

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个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是浑然一体的。

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在读一本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清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

( 1 )第七自然段“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中“那个姿势”指的是( )。
A: 与时光握手言欢
B: 采摘扁豆
C: 认真地在读一本书
D: 坐在门外的扁豆花旁
( 2 )作者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 )。
A: 赞美扁豆花很漂亮
B: 赞美老妇人爱读书
C: 夸赞扁豆好吃
D: 歌颂生命不息
( 3 )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照应开头
B: 呼应前文
C: 总结全文
D: 点明中心
( 4 )“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题目:这件事,真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所填的词语,把整件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感情真实,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任凭猥琐沸腾-”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