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 , 不像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移动。 B: 王红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一点儿也不受外界干扰。 C: 我的心皱皱巴巴的,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一样。 |
2、[查看原题] 汤姆快发现她(蓓姬)脸通红,来回走个不停,四处张望,她叹了一口气,闷闷不乐地看着汤姆,见他只和( )一人讲话,不理睬别的人。她立即感到极度悲伤,变得烦躁不安。 A: 艾美?劳伦斯 B: 玛丽?奥斯汀 C: 格雷赛?米勒 |
3、[查看原题] 《骑鹅旅行记》是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它的作者是( ) A: [丹麦]安徒生 B: [德国]格林兄弟 C: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
4、[查看原题] 下列各组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历 天涯海角 痕迹(jì) 圈养(juàn) B: 帐蓬 与世隔绝 处境(chǔ) 畜养(xù) C: 宽慰 奄奄待壁 撒种(sǎ) 结穗子(jié) D: 停舶 焉知非福 日晷(guǐ) 仆役(pǔ) |
5、[查看原题] 爸爸妈妈出门了,让尼尔斯在家干什么?( ) A: 看电视 B: 写作业 C: 读书 |
1、[查看原题] 读 《灯光》,按课文内容填空。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______地钻出了地堡,望着______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______,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______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
2、[查看原题] 字义理解和运用。 “章”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诗歌文辞的段落;②佩带在身上的标志。第①种解释可组“章”在古诗文中还有特别的含义,词为______;第②种解释可组词为 ______。“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是______。 |
3、[查看原题] 查字典填空: ( 1 )“闲”字是________结构,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________画,字义是________。 ( 2 )“乾坤”的“乾”应读________,是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乾坤”的意思是________。 |
4、[查看原题] 感知课文。 本文以“______”为线索,写了八儿______粥——______粥——猜粥——______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
1、[查看原题] 快乐读书吧。 画眉鸟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1 )欧阳修是________代诗人,是“________”之一。( 2 )这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3 )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2、[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水国:水多。②蒹葭(jiān jiā):水草名。③苍苍:深青色。④今夕:今晚。⑤离梦:离人的梦。⑥杳(yǎo):无影无声。⑦关塞:边关塞外,代指遥远的地方。 ( 1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要借助独特的景物。从第一、二句能看出本诗是在________季所作,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能够传递离情。( 2 )第三句诗的意思是: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和语气可知道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 ) A: 离别后的梦无声无息,就像迢迢关塞一样绵长(有这样的梦相伴,我们如同没有分离)。 B: 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让我连离别的思念都无法寄托) |
苏格拉底谈“善、恶”
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
尤苏戴莫斯(以下简称尤):当然知道。
苏:那么我问你,欺骗、偷盗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这些行为自然都是恶行了。
苏:可是,如果一位将军在作战时欺骗敌人,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
尤:不是。
苏:你刚才讲欺骗、偷盗都是恶行,怎么现在又认为不是了呢?
尤:我的意思是对朋友、亲人实施上述行为的话是恶行,而你列举的情况都是针对敌人的。
苏:好吧。如果一个将军率军作战时被敌人包围,士兵们因伤亡、困乏而丧失了作战的勇气。将军欺骗他们说:“援军即将到来,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将敌人一举歼灭吧!”从而鼓起士兵的勇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问这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我想这是善行。
苏:如果一个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而又嫌药太苦不肯吃,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很好吃,哄他吃了。父亲这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是善行。
苏:你刚才说对敌人即便是欺骗、偷盗,也不是恶行,对自己人的话则是恶行。那现在这几种情况都是对自己人,你怎么认为它们都是善行呢?
尤:哎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了。
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善行、恶行在不同的________里有________,有许多概念不是________的。
( 1 )“自然”在字典中有3种解释:A大自然;B不做作,不呆板,非勉强的;C副词或连词,当然。在文中应选的解释是________。
( 2 )读到画线句子时,我忽然想起一个源自三国时期的一个成语故事,和这段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个成语是________。善行、恶行在不同的________里有________,有许多概念不是________的。
( 4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眼中的善行、恶行。[查看原题]课外阅读。母爱
江南雨
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憨厚________ 缰绳________ 倔强________ 哞叫________ 吆喝________ 戛然而止________ 瘦骨嶙峋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不为所动:________
恼羞成怒:________
凄厉:________
僵持:________
( 3 )画出描写老牛的词句,认真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