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北京市和平里第四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面句子中用“/”划分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B: 休将/白发/唱黄鸡。
C: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D: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字形、读音和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ì,下棋)秋,通国之(擅长,善于)弈者也。
B: 使(shǐ,假如)弈秋(huì,教导)二人弈。
C: 日初出(chānɡ)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tānɡ,热水)。
D: (shóu,谁,哪个)为(你)多知乎?
下列古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 )
A: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比喻)
B: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拟人、对偶)
C: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比喻、对偶、反问)
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纤纤(qiān)
B: 机杼(zhù)
C: 擢升(zhuó)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二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春雨及时降临,“知”字用得极妙,把春雨写活了。
B: 三、四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细腻地写出了细雨轻柔无声的特点。
C: 五、六句以“江船火独明”反衬“野径云俱黑”,写出了乌云密布、雨意正浓的景物特点。
D: 最后两句实写作者所看到的雨后清晨美景;锦官城内到处盛开着湿漉漉、沉甸甸的鲜花。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多音字组词。

数:shù______ shǔ______

中:zhōng______ zhòng______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怅______(chóu chàng) 吓唬 ______(xià hu xià hǔ) 沉 ______(yù yǜ)


______(wēi wèi)
______(wěn wù)
______(huāng huáng)

回______(wǎn miǎn) 消 ______(sì shì) 一声不 ______(kēn kēng)

将下列画线部分替换成相应的词语。
( 1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碎而杂乱儿。 ________
( 2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实在没有办法 , 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________
( 3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毫无共同之处。 ________
( 4 )元宵节,处处悬挂彩灯、彩带等 , 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具是______的,______代表______;国王的面具是______的,______代表______;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______;______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______;巫女的面具是______,象征其______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______和______;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______。面具运用______、______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______、______,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
( 1 )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 2 )“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 3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 4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5 )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6 )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
快乐读书吧。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③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④那:为何。

( 1 )诗中所写的九月九日是________节,在这一天,要举行的活动是________。
( 2 )《蜀中九日》一诗中,对仗工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的两句诗是:________。
( 3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情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快乐读书吧

京剧

京剧,我国主要剧种之一,由清代中叶的徽调、汉调相继传入北京合流演变而成。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后流行于全国。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如果从四大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

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刷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 (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2006年5月20日,京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 )京剧,我国主要剧种之一,由清代中叶的 ________和________相继传人北京合流演变而成。腔调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用________和________等伴奏,后流行于全国。
( 2 )泱泱华夏,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别具特色的艺术样式。如北京的________、安徽的________、河南的________、浙江的________、四川的________、广东的________等都非常有名。[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 1 )“语重心长”的意思是________。

种树人讲的一番话有两层意思:①________;②________。

“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________的道理。

( 2 )读画“________”的句子,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在你的家乡流传着哪些民俗文化活动?选一项你最喜欢、最熟悉的介绍给大家,把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写清楚,把民俗文化活动的特点写具体。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安静就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