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一首( )的小诗。 A: 描写景物 B: 励志 C: 爱护花草树木 D: 赞美老师 |
2、[查看原题] 读下面的句子,停顿恰当的句子是( )。 B: 思援/弓缴/而/射之。 C: 使/弈秋/诲二人弈。 |
3、[查看原题] 《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 A: 世界是复杂的,有许多现象人们是无法解释的 B: 孔子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 C: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
4、[查看原题]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题目“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指_______ A: 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B: 居里夫人伟大的研究成果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C: 居里夫人体现的精神——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
5、[查看原题] 下列对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国之善(善于,擅长)弈者也。 B: 思援弓缴(弓箭上缴)而射之。 C: 孰为汝(你)多知乎? |
1、[查看原题] 按意思写词语。 ①鸿雁的毛,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______ ②沉痛地怀念。______ ③悲哀思念的感情。______ ④缩小机构,精简人员。______ ⑤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______ | ||||||
2、[查看原题] 下面是王小明收集的自己六年小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资料,想采用“栏目式”做一本成长纪念册,请你帮他放人相应的栏目里吧。(填序号) ①春游照片②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照片③班级集体照④书法作品⑤老师的寄语⑥一年级入学照片⑦涂鸦作品⑧同学的祝福⑨各类获奖证书⑩每个同学的照片 成长足迹:______多彩生活:______ 毕业赠言:______留影珍藏:______ | ||||||
3、[查看原题] 下列诗句所赞美的是什么事物?把事物的名称写出来,并给其选择恰当的象征意义。 A.坚贞的节操B.独善其身,不求功勋C.无私奉献D.顽强坚忍,高洁不屈 ( 1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事物:________ 象征:________ ( 2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事物:________ 象征:________ ( 3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事物:________ 象征:________ ( 4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事物:________ 象征:________ | ||||||
4、[查看原题] 我是拼音小能手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苏格拉底谈“善、恶” 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 尤苏戴莫斯(以下简称尤):当然知道。 苏:那么我问你,欺骗、偷盗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这些行为自然都是恶行了。 苏:可是,如果一位将军在作战时欺骗敌人,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 尤:不是。 苏:你刚才讲欺骗、偷盗都是恶行,怎么现在又认为不是了呢? 尤:我的意思是对朋友、亲人实施上述行为的话是恶行,而你列举的情况都是针对敌人的。 苏:好吧。如果一个将军率军作战时被敌人包围,士兵们因伤亡、困乏而丧失了作战的勇气。将军欺骗他们说:“援军即将到来,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将敌人一举歼灭吧!”从而鼓起士兵的勇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问这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我想这是善行。 苏:如果一个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而又嫌药太苦不肯吃,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很好吃,哄他吃了。父亲这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是善行。 苏:你刚才说对敌人即便是欺骗、偷盗,也不是恶行,对自己人的话则是恶行。那现在这几种情况都是对自己人,你怎么认为它们都是善行呢? 尤:哎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了。 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善行、恶行在不同的________里有________,有许多概念不是________的。 ( 1 )“自然”在字典中有3种解释:A大自然;B不做作,不呆板,非勉强的;C副词或连词,当然。在文中应选的解释是________。 ( 2 )读到画线句子时,我忽然想起一个源自三国时期的一个成语故事,和这段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个成语是________。( 3 )苏格拉底想告诉尤苏戴莫斯什么呢?请把短文最后一段补充完整。 善行、恶行在不同的________里有________,有许多概念不是________的。 ( 4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眼中的善行、恶行。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
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呢?请以“愿望”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⑵在你眼中,快乐是什么?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具体事件,详略得当,字迹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喝醉醉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