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正月 正确 正直 端正 B: 纤细 纤绳 纤维 纤夫 C: 散步 松散 散开 散漫 D: 喷撒 撒种 播撒 撒了汤 |
2、[查看原题] 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 B: 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知识广博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 C: 要敢于否定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 D: 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
3、[查看原题] 下列加下划线 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通国之善弈者也 能言善辩 B: 孰为汝多知乎 好雨知时节 C: 送鲍浩然之浙东 一人虽听之 D: 孰为汝多知乎 为是其智弗若与 |
4、[查看原题] 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少年?( ) A: 19年 B: 29 C: 30 D: 20多年 |
5、[查看原题] 下列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 医生对病人说:“谢谢合作,欢迎再来啊!” B: 姐姐对弟弟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C: 一位司机对行人说:“没长眼睛!连怎么走路都不知道!” D: 小羽对落选的李明说:“没事的,一次失利代表不了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1、[查看原题] 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入句中,并体会它们的意思。 涌 浮 漾 ①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起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______上心头。 ②他脸上______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③听了老人的指点,一种感激之情______上心头。 |
2、[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容,选出恰当的词。 ①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______(注意 考虑)这些。 ②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______(美丽 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
3、[查看原题]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①______唐僧一再冤枉孙悟空,______孙悟空仍坚持降妖除魔,保护师父。 ②孙悟空______忍受师父的埋怨,______让师父受到半点伤害。 |
4、[查看原题] 按课文《灯光》内容填空。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______,听到一声______,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1947年初秋,激烈的围歼战打响了。在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______一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却牺牲了自己。很久以后,在天安门璀璨的华灯下,又一次______。 |
1、[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别董大① [唐]高适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白日曛:曛,昏暗。太阳黯淡无光。 ( 1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
2、[查看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 何其芳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 1 )题目中“歌唱”的意思是( )。A: 唱歌 B: 赞美 ( 2 )诗人为什么希望“我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 A: 我的歌很好听。 B: 我歌唱的是早晨。 C: 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 ( 3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想象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 B: 第一节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之感。 C: 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 4 )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着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 |
这段话先写小院西面是 ________ ,北面有个 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 ________ ,南面是 __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 ________ ,这段话中的第 ________ 句到第 ________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 2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这句话写了( )A: 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绿油油 ________ ________ 漂漂亮亮 ________ ________
( 5 )找出打比方的句子。( 6 ) 给文中最后一句加上标点。地里种着黄瓜________茄子________西红柿________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________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查看原题]课外开心阅读。草房子(节选)
①眼看着就要会演,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需的秃头而苦恼不堪,柳三下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不行。我不能做秃鹤。”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大家都很遗憾。
②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当他看到桑桑走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好吧。”桑桑接过纸条。
③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蒋老师,我可以试一试吗?——陆鹤。
④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当校长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他也愣了半天,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⑤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鹅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惊人的速度,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⑥在参加会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会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预演了一遍,全场不停地响起掌声,孩子们兴奋极了。
⑦秃鹤决定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的旋转着,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接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同学们冻得直踩脚,秃鹤却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⑧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无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观众们激动得把手掌都拍麻了。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壳瓢,走马到屠桥……”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非常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⑨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真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是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
⑩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注]秃鹤:陆鹤的外号,因为陆鹤是无头。
( 1 )根据选文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柳三下不演秃鹤→________→预演→________→演出成功
( 2 )根据所给意思,从选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①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________
②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________
( 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①为了表现无鹤的人物形象,选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②为了表现无鹤的人物形象,选文中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 4 )你认为秃鹤是“最英俊的少年”吗?结合选文写出你的看法。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供选填的词语如“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以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