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东校区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题目“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指_______

A: 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
B: 居里夫人伟大的研究成果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C: 居里夫人体现的精神——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下面句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真人可没那么聪明。”

B: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D: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1 )死得其( )
A: 处所。
B: 量词。
C: 明代驻兵的地点。
( 2 )兵简政( )
A: 专一,深入。
B: 完美。
C: 经过提炼或挑选的。
( 3 )井离乡( )
A: 脊背。
B: 离开。
C: 违反,违背。
( 4 )敌人对李大钊执行了刑。( )

A: 拧,挤压。
B: 勒死,吊死。
C: 扭在一起。
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A: 父亲因为太忙,没有时间认真地回答“我”,所以才这样说。
B: 因为涉及党和革命的机密,父亲需要谨慎地对待,不能告诉还是小孩子的“我”。
"他终于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这句话的破折号表示( )。
A: 意思转折
B: 声音延长
C: 意思递进
D: 进一步解释说明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司______见______ ______根______源

无______有______ ______微______著

______ ______扑鼻 锲而______ ______

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1 )提高(勇气) 改正________ 团结________ 寄托________
( 2 )互相(关心) 互相________ 互相________ 互相________
按课文内容填空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______,藏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______ , ______ .

根据提示写出含
形容高兴的:______ 形容高明的:______
形容容易的:______ 形容慌乱的: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快乐读书吧。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③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④那:为何。

( 1 )诗中所写的九月九日是______
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开心阅读。

荆赞

①我爱游西山,尤其爱在炎夏游西山。当你刚走进山区,便有一股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这香气来自哪里?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它来自一种并不引人注目的灌木。它们一丛丛、一簇簇到处都是。荆的枝条挺拔,枝叶茂密;它的叶柄长,叶面呈掌状分裂。荆有一股略带辛辣的浓烈香气闻了使人陶醉,每次游山归来,荆的余
香总是缭绕不散。

②荆,不但给人以香,还给人以甜。炎夏,正是荆花盛开的季节。满山荆花满山香,招得蜂来蝶往。这是放蜂的好季节,蜜蜂所采的荆花蜜洁白如乳,香甜可口。荆花蜜的采制当然有蜂的(甲)____________,可也不能忘记荆花的(乙)_____________啊!

③荆,可以说它浑身是宝。它的枝条细长而柔韧,可以用来编篓。它的籽可以入药,主治风寒感冒、胃气不和等症。就是它的叶子,也是制造蚊香的一种主要原料呢!

④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见缝插针,悬崖陡坡,山巅谷底,都有它的立足之地。它不怕晒,不畏寒,不惧贫瘠和干旱。它生机勃勃,代代繁衍,在数量上,它也占了山区灌木中的大半。

⑤荆,是很有一点精神的。它不用人播种,不用人浇水,不用人施肥,不用人剪枝,却给人以香甜,以枝叶,以自己的一切。荆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礼赞吗?

( 1 )第②段有两个空,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填入下面(甲)(乙)两处的横线上。

A.功劳 B.劳累 C.功能 D.辛苦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 2 )第①段中具体描写荆的外形的句子是哪一句?用横线在原文上将这一完整的句子画出来。
( 3 )本文第②段和第③段分别写了荆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 4 )用波浪线在原文上画出第④段的中心句。
( 5 )本文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句式?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本来的意思
( 6 )这篇文章歌颂了荆的什么精神?根据文章中心,选择理解最准确、最深刻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荆的精神是给人以香甜、美好的东西
B: 荆的精神是浑身是宝、无私奉献的精神
C: 荆的精神代表着不畏寒暑、不惧贫瘠的顽强的生命力
D: 荆的精神是一种要求人的很少,却为人类奉献自己的一切的精神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因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千枯。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画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拉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月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英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并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 1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 2 )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

①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老人的血脉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

( 3 )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因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
( 4 )文章题目“爱,从来不卑微"”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 5 )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题目: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供选填的词语如“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以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