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无锡市连元街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他在流落到无人岛之前在哪生活?( )
A: 在巴西开一个果园
B: 在比西西比和
C: 在刚果
D: 在英国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思援/弓缴/而射之。
B: 使/弈秋/诲/二人弈。
C: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孰为/汝多/知乎?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fó) 洗(zǎo)) 水(yán)
B: 干(cuì)) 生(yán)) 教(shòu)
C: 住(lán)) 花(xīn)) 论(biàn)
D: 恐(bù)) 蚯(yǐn)) 凶(è)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畏(jù) (qī)凉
B: 寂(mò) (liǎo)天
C: (zà)栏 挑(tī)
D: (fù)盖 (shào)微

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

A: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刘老师的理解、同情和尊敬。
B: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刘老师的同情和怜悯。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按拼音写词语。

hǎi dào

chéng fá

cù yōng

qī cǎn

lǎ ba

ménɡ shēn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 1 )(________)在我们家(________)托米指了一下(________)可并没有起头(________)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________在顶楼上(________)他又说(________)
( 2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________)学校(________)学校有什么好写的(________)我讨厌学校(________)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婉拒—______ 谦恭—______ 重视—______

紧张—______ 优裕—______ 愚昧—______

按拼音写词语。

bào yuàn

tūn shì

tuō jiāng

ē nuó

bí zǔ

chéng f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这首词,完成练习。
( 1 )整首词以“_______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
( 2 )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_______,正如词中所写的“________”。
( 3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①解释词语。无行路:________。

②诗人要与(________)“同住”。

A.能找到春天的人 B.家人 C.朋友 D.春天

( 4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①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啭:________。 因:________。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________

③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

课内阅读。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1 )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 2 )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 3 )诗歌第三、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 1 )根据解释写词语。

①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________

②很少有人知道。________

( 2 )文章题目“五角星”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指________。
( 3 )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怎样的?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 4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查看原题]类文阅读

功名难夺报国心

在近代科学史上,有3位科学家功不可没。他们是:詹天佑、冯如、谭根。他们的一生是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一生。

1903年,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工程面前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当他决定铁路要在尽是悬崖峭壁的关沟地区通过时,外国人惊奇地说:“中国修筑关沟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呢!”但是詹天佑终于用成功的事实回击了他们的嘲讽。

勤杂工出身的冯如从小就胸怀大志,1910年,27岁的冯如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参加了国际比赛,战胜众多强手,荣获国际飞行协会颁发的优等证书。

与冯如同时代的谭根于21岁时就自己制造了水上飞机,在万国飞机制造大会上赢得了金牌。有一次他驾机飞越菲律宾的一座著名火山,被公认为“执全世界飞行家之牛耳的人”。

他们三人不畏艰险,登上了科学的高峰,他们用自己不凡的业绩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聪明智慧,使自命不凡的外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是有才能的。

中国人不仅有才能,还很有志气,不仅爱科学,而且更爱自己的祖国。

京张铁路建成后,美国某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领仪式。这时,詹天佑肩负着修建川粤汉铁路的重任,便毅然谢绝了那所大学的邀请。

冯如在科学上获得成就后,外国人曾经以重金聘请他。可是冯如却说:“我衷心希望把自己菲薄的才能贡献给祖国。”为此,他在1911年将自己在美国创办的飞行器公司迁回广州。

年轻的谭根也始终不为名利所诱。1915年,他抱着宏大的志向,从美国回到广州开办航空学校,只是由于政府的腐败无能,他才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今天有些人所缺少的正是他们的这种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他们只看到国外的高薪和待遇,从未想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有人虽然拥有某种知识和专长,却把它视为获得个人地位和物质享受的资本。在他们看来,与其在国内艰苦奋斗一辈子,还不如趁早到国外享受生活。

詹天佑、冯如、谭根在我国科学史上是永远值得记载的先驱。他们那种“功名难夺报国心”的崇高品格,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 1 )【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自命不凡:________

先驱:________

( 2 )【整体感知】默读课文,说说“功名难夺报国心”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 3 )【句子理解】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填空。

①当他决定铁路要在尽是悬崖峭壁的关沟地区通过时,外国人惊奇地说:“中国修筑关沟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呢!”

引用外国人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外国人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轻蔑和________,也说明了修筑关沟铁路的________。

②可是冯如却说:“我衷心希望把自己菲薄的才能贡献给祖国。”

引用冯如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他________的决心。

( 4 )【议论方法】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又分别是按

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论点一: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专业领域内的才能

列举事例:①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工程时勇挑重担,用成功的

事实回击了外国人的嘲讽。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论点二:________

列举事例:①为修建川粤汉铁路谢绝了美国某大学的博士学位授领邀请。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介绍的顺序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

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呢?请以“愿望”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⑵在你眼中,快乐是什么?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具体事件,详略得当,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