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蔷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马诗》的作者是( )
A: 李贺
B: 李白
C: 郑燮
D: 于谦
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金脑(lòu)
B: 山(yān)
C: 月似(gōu)
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B: 地白:白色的地面。
C: 冷露:秋天的露水。
D: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盈盈:清澈的样子。
B: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C: 章:文章。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顽强的毅力,就不难不取得好的成绩。
B: 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可是登山队员仍坚持攀到峰顶。
C: 为了防止伤害学生的恶性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学校周边加强了安全巡视。
D: 李林把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一到校就交给了王老师。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表示“看”的词还有哪些?

瞅______

表示用嘴的动作的词还有哪些?

啃______

辨字组词。

畔______
暮______ 帝______ 侯______

伴______
幕______ 啼______ 候______

填空。

( 1 )课文《三大白骨精》主要写了________的故事,其中________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________

( 2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是我国古典的四大名著。

( 3 )《西游记》中,最能反映孙悟空叛逆精神的故事是________。在这本书中,“东土”指________,“西天”指________,“火焰山”其实就是现在的________。

选词填空。

激烈 猛烈 热烈 强烈

①大家争论的很______。

②太阳光十分______。

③小组会上发言很______。

④风______地刮着,白杨树发出哗哗的响声。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这首词,完成练习。
( 1 )整首词以“_______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
( 2 )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_______,正如词中所写的“________”。
( 3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①解释词语。无行路:________。

②诗人要与(________)“同住”。

A.能找到春天的人 B.家人 C.朋友 D.春天

( 4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①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啭:________。 因:________。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________

③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1 )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 坚劲:________ 任:________

( 2 )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 1 )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 2 )用横线画出与结尾互相照应的语句。
(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泫然”所流露的心理。[查看原题]阅读理解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关;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 1 )在选文最后一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 2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 )?。

①吃团圆饭 ②放花炮 ③吃饺子 ④观花灯 ⑤逛庙会 ⑤吃元宵

( 3 )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描写处处悬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________.
( 4 )用横线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 5 )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其所属名著分类。

林冲 贾宝玉 诸葛亮 宋江 孙悟空 林黛玉 唐僧 吕布 鲁智深 曹操

《水浒传》:________《红楼梦》: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西游记》:________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呢?这个节日你是怎么度过的呢?请结合家乡的节日风俗写一写。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堪回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