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惠州市富民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笼罩 簇(cù)拥 步伐 衣衫不整
B: 煞白 灰复 寡(guǎ)妇 欣喜若狂
C: 溺(ruò)水 措施 敞篷 衣衫褴褛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左右。他的荒岛生活高度浓缩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A: 二十八
B: 十
C: 八
D: 二十一
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达“挽留”“思乡”的意思,下列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或“思乡”的意思的一项是( )。
A: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
B: 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去向老师请教,学习上就得这样不耻下问
C: 报告厅内,同学们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的精彩讲座。
D: 这位老师知识渊博,经常在课堂上 夸夸其谈
下面对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我端起塘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A: “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他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 “我”几天没吃饭,没有力气。

C: 过草地能吃口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这少之又少的鱼汤。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认真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完成练习。

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几千年的梦想”是指______。“美好的现实”是指______。

“终于”突出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操场 ______的花坛 ______的额头

______的大树 ______的教室 ______的眼睛

按课文内容填空。

洗澡水的______,紫罗兰的______,睡觉时眼珠的______,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有所______,有所______,有所______。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______,善于______并不断______,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______。

选词填空。

指望 失望 渴望 绝望 盼望 希望

凡卡______回到爷爷那儿去,因此给爷爷写信,在信中,他______地哭诉:“我的生活没有______了。”写好后他满怀着______去寄信,______早日接到爷爷的回信。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春雪》,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1 )“芳华”在诗句中指的是( )。
A: 草色
B: 鲜花
( 2 )“都”和“惊”分别写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情。

A.失望 B.焦急 C.欣喜 D.遗憾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 4 )这首诗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字体会出来的,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 5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课内阅读。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1 )在诗的前两句中,“沙如雪”、“月如钩”描绘了边塞月夜怎样的景色?
( 2 )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七根火柴(节选)

就在这一瞬间,①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②那个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了,像擎着一只注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③“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然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 1 )标序号的句子描写方法各是什么?

( 2 )文中“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文中“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 的方向……”中的“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 3 )以上文字表现了无名战士的什么精神?( )

A: 用自己的行动鼓舞大家前进的献身精神。
B: 一心想着部队,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崇高精神。
C: 至死不渝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可贵精神。
D: 爱护集体财物,严肃认真的精神。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 1 )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 2 )用横线画出与结尾互相照应的语句。
(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泫然”所流露的心理。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作文。

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过:“你的想象就是全宇宙。”请你大胆张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科幻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故事奇特,令人信服;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泪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