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与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2、[查看原题] 《寒食》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暮春 |
3、[查看原题] 爱丽丝带走的那个孩子最后变成了( ). A: 人 B: 猪 C: 猫 |
4、[查看原题] 读 《顶碗少年》,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 顶碗少年在那次表演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误,但还是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B: 顶碗少年那股顽强拼搏、勇于挑战失败并最终战胜失败的精神给作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C: 《顶碗少年》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上海大世界露天剧场。 D: 从《顶碗少年》中我们不难悟出,生活中随时有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能否不气馁,敢于从失败中走出来。 |
5、[查看原题] 按老北京的规矩,下列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祭灶王—守岁—赏花灯—大扫除 B: 祭灶王—大扫除—守岁—赏花灯 C: 大扫除—祭灶王—守岁—赏花灯 D: 祭灶王—赏花灯—守岁—大扫除 |
1、[查看原题] 按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容填空。 ①天冷极了,下着______,又快______了。这是一年的______一天——大年夜。在这______的晚上,一个______的小女孩,______在街上走着。 ②她赶紧______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______。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______。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______,这样______。奶奶把小女孩______起来,______在怀里。她俩在______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______,没有______,也没有______的地方去了。 |
2、[查看原题] 给划线字注音。 吓唬 ______ 挨 ______ 咔嚓 ______ 沉郁 ______ 缥缈 ______ 急遽 ______ |
3、[查看原题]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点缀 ______ 奇葩 ______ 名誉 ______ 繁盛 ______ 糯米______ 崇尚______ 一模一样______ 踏步______ 空地______ 竹篾______ 横向______ |
4、[查看原题] “摇”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意思:______。词语:______、______。 |
1、[查看原题] |
2、[查看原题]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 1 )“尝”的意思是________,“闻”的意思是_______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_______的关注。( 2 )“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__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___的迫切心情。 ( 3 )《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______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 4 )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____________________屠格涅夫对他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写《猎人笔记》的大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大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地,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 1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________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________屠格涅夫对他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这位青年人________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________一定不可限量!
( 2 )“信”的义项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⑤随便。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写信________ | 信笔涂鸦________ | 自信________ |
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
①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8点30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启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②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
③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拔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④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信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金额为300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⑤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⑦“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
⑧“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⑨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间,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⑩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
⑪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着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⑫人们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领头的人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让人意外的是,人们发现,领头的这个人竟然是个盲人。
( 1 )查字典。若按音序查字法,“紊”应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若按部首查字法,“紊”字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请你为“紊”字再组一词:________
( 2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面两个句子,想一想加点词用得是否恰当?如果用得恰当,请说说它的好处;如果不够恰当,请找出一个更好的词语替换它,并说说理由。①不知过了多久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
②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
( 4 )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突然停电时人们躁动不安的状况。仔细阅读第⑤自然段,感受一下母女对话后地铁车厢里的气氛,仿照第②自然段的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描写出当时特有的宁静。(不少于20字)此时,车厢里________。
( 5 )文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让往事一件一件地在头脑中回放,在回味中搜索六年的小学生活中自己最难忘的是什么,再把这些美好的回忆写下来,写一写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