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濮阳市华美国际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
|
|
|
|
|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掺和 B: 搅和 C: 暖和 D: 柔和
|
鹤舞表演大会上发生了什么意外?( ) A: 下起了倾盆大雨 B: 狐狸斯密尔偷袭了雁群 C: 鹤的表演失败了 D: 斯密尔抓走了尼尔斯
|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剔(tì)除 炊(chuī)事员 栖(qī)息 惊惶(huáng)不安 B: 彻(chè)底 油腻(nì) 徘徊(huái) 脉(mài)脉含情 C: 惆怅(chàn) 蒸融(lóng) 栅(zhà)栏 鼎(dǐng)鼎有名 D: 藏(zàng)戏 躲藏(cáng) 掺和(huo) 和(hé)而不同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B: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C: 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D: 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爸爸虽然很胖,但是行动很麻利。 B: 因为他迟到了10分钟,但是他错过了这趟公交车。 C: 天边偶尔飘过淡淡的白云,犹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D: 我们每个同学在今天的考试中都要发扬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语。 反 ______ ______ ______ 宛 ______ ______ ______ 每 ______ ______ ______
|
形近字组词 设______ 陈______ 份______ 拢______ 没______ 阵______ 扮______ 胧______ |
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lián luò | qiān chuí wàn záo |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接受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做出判断,灵巧的自由飞翔,捕捉食物。 说说文中引号的作用______。 |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诗词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1 )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 2 )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 ( 3 )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 |
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 ( 1 )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 2 )“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 3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 4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5 )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6 )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 7 )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8 )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9 )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唐僧师徒越往前走,越觉得热气扑面而来。一打听才知道离此不远有座火焰山,只有翠云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山上的火。孙悟空大喜,驾着云来到翠云山,想凭借当年和牛魔王的交情借到扇子。 哪知,铁扇公主早就对孙悟空恨之入骨,很想杀了他。可是任凭铁扇公主怎么用剑砍孙悟空,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气得铁扇公主取出芭蕉扇,一下子把他扇出五万多里。后来灵吉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这回铁扇公主再也扇不动孙悟空了。 有一天,铁扇公主坐在洞中,喝了一口茶,突然觉得腹痛难忍,原来是悟空变成小虫,飞到茶中,被铁扇公主喝了进去,吓得她赶紧把扇子借给孙悟空。没想到,“刊”陪空借来的是假芭蕉扇,火越扇越大。利、悟空只得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到翠云山骗出了芭蕉扇。牛魔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就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在半路上又把芭蕉扇夺了回去。悟空追上,牛魔王现出原形和悟空战到了一处。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使他无法逃脱。铁扇公主只好把芭蕉扇交给了刊、悟空。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下,让大火再也不能燃烧了才罢手。 ( 1 )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横线上。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了解,说说铁扇公主为什么对孙悟空恨之入骨。 ( 2 )短文中写孙悟空几次借芭蕉扇?每次都是用什么办法借的? ( 3 )短文中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查看原题]课文在线。(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尽快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 1 )文中说“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而不说是“那双手”,这有什么区别。 ( 2 )“永远在我记忆里行走、微笑”是什么意思? ( 3 )为什么连用两个“深深地”?作者到底“思念”什么?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种风俗活动的经历。在习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的实际体验,同时要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答案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答案
1、 | 【第1空】饭(吃饭) 【第2空】板(木板) 【第3空】返(返回) 【第4空】碗(饭碗) 【第5空】婉(婉转) 【第6空】豌(豌豆) 【第7空】诲(诲人不倦) 【第8空】海(大海) 【第9空】悔(后悔)
 |
2、 | 【第1空】设置 【第2空】陈设 【第3空】份数 【第4空】聚拢 【第5空】没有 【第6空】阵地 【第7空】扮演 【第8空】朦胧
 |
3、 | 【第1空】联络 【第2空】千锤万凿 【第3空】焚烧
 |
4、 | 【第1空】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答案
1、 | ( 1 )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 2 )词人从“眉如春山”“眼如秋水”的比喻中翻出比喻,反过来用“眉峰”“眼波”比喻山水,构思新奇。“眉眼盈盈处”一语双关,既指友人所去浙东的秀丽山水,又描绘了送别时脉脉含情的神态。
( 3 )“春归”“君归”全都无法挽留,“才送”“又送”可见悲情不断,以“春归”映衬“君归”,表现愁苦之深。但词人痴想友人能赶上春并和春同住,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2、 | ( 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 2 )“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 3 )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 4 )【第1空】终日不成章 【第2空】泣涕零如雨。 ( 5 )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 6 )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 7 )这是写景句。“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可望却不可即,咫尺胜天涯。这样就更加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 ( 8 )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 ( 9 )这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思念亲人的孤寂苦闷心情。
 |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答案 ( 1 )三借芭蕉扇。铁扇公主本是红孩儿的母亲,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后来观音菩萨将红孩儿收为善财童子。铁扇公主因此怀恨在心,想杀孙悟空。 ( 2 )三次。第一次是孙悟空凭借关系去借扇,没有借到;第二次是变成小虫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后借来了一把假扇;第三次是变成牛魔王在托塔李天王的帮助下才借到真扇。 ( 3 )聪明、勇敢、坚定。 
( 1 )强调那双手做出的贡献。 ( 2 )说明了老师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 3 )说明作者永远记着老师对自己的教诲。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两个人的烟火”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