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 发愤图强 千钧一发 肝肠寸断 C: 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呆若木鸡 |
2、[查看原题] 对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 B: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设问) C: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比喻) D: 这阵风真大,差一点儿把我刮跑。(夸张) |
3、[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援救 水源 缘故 追根求源 B: 占据 剧烈 俱体 恐惧 C: 境地 竟然 望远镜 竞相开放 D: 防御 领域 机遇 忧郁 |
4、[查看原题]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帜和欢呼声。 B: 全国人民无时无刻关心着受灾地区的人民。 C: 为了提高我们的校园生活,学校建立了“小书虫读书吧” D: 我的故乡在盐城,盐城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
5、[查看原题]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B: 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悟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C: 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写得详细一点,次要内容则具体简略一点。 D: 一篇文章,只要中心突出,不需要考虑详略安排,表达也很清楚。 |
1、[查看原题] 划去加横线不正确的读音。 勉强(qiáng qiǎng) ______ 待会儿(dài dāi) ______ 书籍(jí jì) ______ 含糊(hú hu) ______ 涌入(rōng yǒng) ______ 夹袄(jiá jiā) ______ | ||||||||||||||||||||
2、[查看原题] 读 《顶碗少年》,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指出句中省略号的用法。 A.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B.话语中没有说完的部分C.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 ①他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______ ②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______ ③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______ | ||||||||||||||||||||
3、[查看原题] 比一比,再组词。 施______ 缰______ 杞______ 幕______ 券______ 拖______ 疆______ 妃______ 慕______ 卷______ | ||||||||||||||||||||
4、[查看原题] 填表
|
1、[查看原题]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1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①“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的景象。 ②下列加粗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 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 ( 2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①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________ ②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______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规劝。 |
2、[查看原题]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1 )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阴
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查看原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绝色
印白先生4岁握笔,9岁出字。先给左邻右舍写联画帖,后给达官贵人描扇点匾。14岁晋见巡游的皇帝,御前走笔,龙颜赞叹,当场赐银百两,旨令将其抄书立碑留存。
从此,印白先生名扬大江南北。但名气大了,人也傲了。每天舞笔练字,很少再给外人。就是显贵人家出资丰厚,也遭婉言拒绝。物稀为贵,惜字如金,字自然值价。印白先生的名气更响。据说,有人为求几个字,竟愿割田百亩。
野村少佐求字时,印白先生鬓发已白。野村是城防司令,中国通。抓来印白先生,假意训斥下级,扇了绑印白先生的小队长一个耳光,然后亲手解绳,递烟沏茶,恭请印白先生坐下,说:“先生,大大的对不起,请您海涵。”
印白先生抚摸着红紫的手臂,鼻孔连出几声“哼”。
“先生,”野村竖拇指夸奖,“大大的了不起。字的,我特别欣赏……”
印白先生斜眼看了看野村,架起二郎腿,端茶呷了一口。
野村斟茶,满脸堆笑,话入正题:“我的,请先生赐字,不知先生的意向?”
“不写!”印白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
“……”野村十分尴尬。
印白先生起身便走,门岗架刺刀拦他。野村打了个手势,岗哨收回刺刀。野村陪印白先生出门,鞠躬道:“好走。”
印白先生头也没回。
野村数次登门,软磨硬蹭求字。印白先生始终不买账,对家人说:“此倭寇杀人如麻,即使杀了我,我也决不给他半个字。”
家人担心野村下毒手。
印白先生淡然一笑,说:“倭寇要笼络人心,可能还不至于动我们这种有名气的人吧。”
野村再请印白先生,话不投机,露出凶相,用东洋刀砍下桌角,威胁说:“你的,再不写,死了死了的!”
第二天,押印白先生去,见面几句话,就手刃一俘兵。印白先生颤栗。野村抓住他的右臂,指着东洋刀上的血,狞笑说:“快快写,我的,好说。”
印白先生牙咯咯响,犟过头。
野村用刀支过他的头,狂叫:“写不写?”
印白先生牙缝挤出两个字:“不写!”
野村下了毒手,印白先生被人扶回,在床上昏睡三天。乡邻守候身边,无不掉泪。印白先生反而安慰他们:“别伤心,倭寇没断我双臂,只要有手,我印白还是印白。”
四年后,野村进山扫荡,被八路军击毙。日本兵在城里祭祀。天亮,贴告示的地方耸立八个斗字:“血刃倭寇,天下称快。”苍劲雄浑,洒脱耀眼。内行人赞道:“除印白先生,再无人可比。”
( 1 )“先给左邻右舍写联画帖,后给达官贵人描扇点匾”这个句了说明( 2 )“从此,印白先生名扬大江南北。”句中“此”指的是________,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名扬大江南北”的意思________。( 3 )印白先生成名后“人也傲了”,他的傲气主要表现在:①________;②________( 4 )野村一开始对印白先生客气有加,他这样表现的目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