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天津市耀华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祷(qí ) 哀(dào) 染(xuān)
B: 见(piǎo) (nì)爱 叮叮当当(dāng)
C: 话(jiá)子 汤(chí) 钥匙(yào shi)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写的,他的作品还有《猫》和《草原》
B: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作家,他写过小说《边城》
C: 《寒食》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韩翔
D: 《藏戏》一课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习中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问题。
B: 读了《匆匆》一文,使我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
C: 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 老师耐心地纠正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尼尔斯是怎么从熊窝里跑掉的?( )
A: 偷跑掉的
B: 熊爸爸放的
C: 阿卡救的
“花重锦官城”,这句诗中的“花重”的意思是( )
A: 花很多,把枝压弯了。
B: 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读一读,说说这些句子分别是少年什么时候的神态、动作描写,体会少年心理的变化并写下来。

①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②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③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从句子①中的“没有慌乱”“微笑”“不失风度”我们可以看出少年的______。从句子②中的“______”“全是汗珠”“不知所措”我们可以感受到少年的______。从句子③中的“镇静”“鞠了一躬”我们可以看出少年的______。

选词填空。
( 1 )安慰 慰问

儿子的成功使母亲饱受磨难的心得到了些许的________。

每年的春节,政府都会去________那些烈士的家属。

( 2 )凄凉 凄惨

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十分________,令人潸然泪下。

远行的游子置身于异国他乡,一种________之感油然而生。

组词。

俱______ 弈______ 援______ 盂______

惧______ 奕______ 缓______ 孟______

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引用他人说的话

C.表示特定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否定或讽刺

( 1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________
( 2 )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________
( 3 )你真是太“聪明”了,坐在这里等真理。 __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1 )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 坚劲:________ 任:________

( 2 )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
诗词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1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尽”的意思是________。

A.饮完 B.全,都 C.尽头

②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________.

A.死去的人 B.老朋友 C.故事中的人

( 2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 3 )诗中作者用一个“________”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
( 4 )王维的这首诗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望远镜

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的天空……

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个皮包,那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将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开卷有益

王树国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话自然不错。但有个前提——“卷”须是好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空前繁荣,可以说市场上各类图书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图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尚且不说那些坏书不能读,就连那些益书也不能“抓到篮子里就是菜”。

读书________要用眼看,用嘴念,用耳听,用手记,________用脑想,且要思考、思考、再思考。________一个人读书的成果大小,与其思考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我就有这样的经验教训:读一本书,不认真思考,读了也不知其味;而认真思考了,不仅能吸取精华,还会产生思想火花。

一个人总读一种书,有时会觉得腻烦,甚至不愿再读下去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利用“穿插阅读法”,即理论、文学书籍穿插阅读。如读那些政治类书籍容易枯燥无味,读得头晕脑胀时就穿插读读小说、故事、笑话之类的书,有意放松一下。读理论和专业书籍时,适当读些消遣性的内容,能缓解大脑疲劳,也能增加乐趣

有位大学者,每年用9个月的时间读新书,而用3个月的时间读已经读过的书,他________要这样做,________他深信“重复是学习之母”。对已经读过的、而且重要的书,不要束之高阁,过些时候再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实践证明,这种“旧书重温法”,会使记忆痕迹不断加强。

倘能做到上面这些,才算是真正的“开卷有益”了。

( 1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读书________要用眼看,用嘴念,用耳听,用手记,________用脑想,且要思考、思考、再思考。________一个人读书的成果大小,与其思考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②有位大学者,每年用9个月的时间读新书,而用3个月的时间读已经读过的书,他________要这样做,________他深信“重复是学习之母”。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鱼龙混杂:________。

②束之高阁:________。

( 3 )是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能“开卷有益”?为什么?
( 4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发挥想象,续编一个合理有趣的故事。要求:语句通顺,重点突出,题目自拟,550字左右。

熊猫贝贝住在气候温暖的中国四川,企鹅乐乐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它们都是网迷,经常用QQ聊天,经常发电子邮件互相问候,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网友。这不,熊猫的生日快到了,热情的企鹅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熊猫兄,你的生日快到了,特送上南极特产——南极冰一块,望笑纳。熊猫贝贝喜不自禁,高兴得又蹦又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背后的谎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