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C: 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D: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励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
2、[查看原题]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A: 比喻 对偶 夸张 B: 对偶 夸张 拟人 C: 夸张 拟人 借代 D: 借代 比喻 对偶 |
3、[查看原题]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厌”的意思是( )。 A: 讨厌 B: 厌倦 C: 满足 |
4、[查看原题] 下列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咆哮(páo) 狞笑(níng) 倾角(qīng) 狂奔而来(bèn) B: 放肆(sì) 祭奠(diàn) 颓然(tuí) 跌跌撞撞(chuàng) C: 保佑(yòu) 蜷缩(juǎn) 嗤笑(chī) 忐忑不安(tǎn tè) D: 寡妇(guǎ) 澎湃(pài) 垂脊(jǐ) 自作自受(zuò) |
5、[查看原题]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⑴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_______,还不如精彩做自己。 ⑵原来,这俩人是一个唱红脸一个_______,等大家明白过来,那两个骗子已经逃之夭夭了。 ⑶别看他年龄小,也没读过几年书,但说起话来有理有据,做起事来_______。 ⑷弟弟告诉我,这彩色的袜子、蓝色波浪卷的假发和两套精心设计的西装就是他参加新年联欢会的全部_______。 A: 亮相 对台戏 科班出身 压轴 B: 亮相 唱白脸 字正腔圆 行当 C: 跑龙套 唱白脸 有板有眼 行头 D: 跑龙套 对台戏 唱念做打 捧场 |
1、[查看原题] 读句子,完成练习。 ( 1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 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___。试着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 2 )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 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个场面是“________”,在京剧中的表现手法叫做________。这也是京剧中所包 含的________成分,是为了________。 |
2、[查看原题] 根据词意写词语 ①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______ ②(脸色)黑。______ ③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______ |
3、[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比喻 B.夸张 C.排比 D.拟人 ( 1 )他们的口号惊天动地。________( 2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________ ( 3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________ |
4、[查看原题]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的______确(dí dì) 出差______(chāi chā) 着______迷(zhuó zháo) 召______唤(zhāo zhào) 乘______机(chéng chèn) 待______着(dāi dài) 谋______面(móu mó) 兴______奋(xīng xìng) |
1、[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肥:指果肉肥厚。③麦花:荞麦 花。④菜花:油菜花。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⑥惟有:只有。⑦蛱(jiá)蝶:菜粉蝶。 ( 1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 )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 3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 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 4 )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查看原题] 默写古诗在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汲取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人称儒学“二圣”。他编订了历史上的“四书”,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跑进家来的松鼠
我们家的房子紧挨着森林。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副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着,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
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
松鼠跟我们一样,一个星期没有吃到糖。
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 1 )画出第6自然段中描写松鼠动作的词语,表现了松鼠什么样的特点?阅读几段话,回答问题
①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 12 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②“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讶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③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看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惟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要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④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惟一的听众……
( 1 )第一段和第三段开头划线的“秘密”含义相同吗?结合文意说说。( 2 )文中划线句是人物的什么描写?你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吗?( 3 )请结合文章内容,想象一下老人作为“惟一的听众”的心理活动。( 4 )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圣诞节来临的时候,你会以什么方式祝福老人呢?题目:我长大了
要求:围绕“长大了"”这个中心・既有身体的成长,又有心理的成熟也可围绕有担当、有责任、懂事了等方面,以自己的事例来写,说明我长大了要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