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面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 A: 颓然 B: 浑浊 C: 风暴 D: 余音绕粱 |
2、[查看原题] 下列诗句中,与名胜古迹无关的一项是( )。 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C: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D: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3、[查看原题] 下列词句中下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 A: 善哉----善变 B: 笑而然之----恍然大悟 C: 破琴绝弦----韦编三绝 D: 终身不复鼓琴----万物冬复苏 |
4、[查看原题] 下列每组词语中哪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 )。 A: 瓦蓝(wā) B: 奔进(bēn) C: 讲座(zuò) D: 痱子(fèi) |
5、[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无误的是( ) A: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不但找到了水汽,而且含量极少。 B: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而且,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C: 如果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 D: 因为伟大的父亲没有灰心。所以他相信儿子一定活着。 |
1、[查看原题] 按要求写成语。 ( 1 )眉飞色舞(形容人物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满天星斗(描写自然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查看原题] 补充成语。 ______街______巷 熙熙______ |
3、[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比喻 B.夸张 C.排比 D.拟人 ( 1 )他们的口号惊天动地。________( 2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________ ( 3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________ |
4、[查看原题] 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恬(qià tián)______静 证券(juàn quàn)______ 弹(tán dàn)______琴 曲(qū qǔ)______子 |
1、[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1 )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2 )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 茅檐:________ 无苔:________ 成畦:________ 排闼:________ ( 3 )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 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 4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查看原题]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 一封家书 妈妈,不知风儿是否将这份情向您传达, 妈妈,我想家。 不知什么时候,我变得如此脆弱,像个傻瓜。 希望您给我个满意的回答,我到底有没有变化。 玩弹球,玩泥巴,过家家, 打水仗,丢石头和捉青蛙, 这一切都已经放下, 唯一放不下的是您和我爸。 妈,以后天气热了,您要注意身体; 爸在外开车,很辛苦,您一定要好好照顾他。 还有,您别担心我,因为我已长大, 从前那个不听话、爱打架的娃, 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妈,我真的已经长大,您不要担心,不要牵挂。 好了,写到这里吧, 今年暑假我一定回家, 希望看到一个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的家。 ( 1 )照样子,写词语。甜甜蜜蜜(A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阅读几段话,回答问题
①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 12 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②“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讶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③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看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惟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要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④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惟一的听众……
( 1 )第一段和第三段开头划线的“秘密”含义相同吗?结合文意说说。( 2 )文中划线句是人物的什么描写?你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吗?( 3 )请结合文章内容,想象一下老人作为“惟一的听众”的心理活动。( 4 )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圣诞节来临的时候,你会以什么方式祝福老人呢?[查看原题]课文阅读吧。灰椋鸟
徐秀娟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惊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一天下午,我和同伴来到了林场。下了车,轻轻走进林内。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
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鸟开始归林了。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 1 )文章脉络清晰,先写了________,又写了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