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A: 供品 厨房 B: 讲究 郑重 C: 经厉 瘦削 D: 预告 融合 |
2、[查看原题]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方法。读下面的句子,填入下方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必会抄录或做笔记,这种________的办法虽然笨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离不了;陈寅恪读书非常广泛,几乎无书不读,他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的读书方法适用于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放声疾读,久之自悟”的读书方法。 A: 博览 质疑 诵读 精读 B: 精读 博览 质疑 诵读 C: 诵读 精读 博览 质疑 D: 质疑 诵读 精读 博览 |
3、[查看原题] 对“知音”一词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B: 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C: 能听懂别人弹琴的人。 D: 对音律有研究的人。 |
4、[查看原题] 下列下划线字注音没有错的一组是( )。 A: 闷雷(mèn) 窸窣(sù) 菜畦(xí) B: 嘟囔(dù) 蒜薹(tái) 趁热(chèng) C: 玛瑙(nǎo) 腥味(xīng) 铁轨(guǐ) D: 系扣子(jì) 绿蔓(màn) 接茬(chá) |
5、[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方才的那份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B: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C: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D: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得意忘形,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
1、[查看原题] 按要求填空。 废fèi ①不再使用;不再继续:~除半途而~。②荒芜;衰败:~园~墟。③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话~报纸。④肢体伤残;使伤残:残~~疾(残疾)。⑤废黜。 ( 1 )“废”字是________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中“废”的解释是________。“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多么悲惨啊,但是他没让自己颓废”中“废”的解释是________。(填序号) | ||||||||
2、[查看原题]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从这句话看花是人类______和______感情的寄托。 | ||||||||
3、[查看原题] 填一填。
| ||||||||
4、[查看原题] 按要求改写句子。 听了伯父的话,我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过来。(修改病句) ______。 |
1、[查看原题]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1 )这首诗是按________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 )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________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________之情。 ( 3 )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 ) A: 急速、悲壮 B: 欢快、幸福 C: 缓慢、忧伤 |
2、[查看原题] 阅读理解。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2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___________。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______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_______地向那木桥拥去。<